面对高粮价的紧迫威胁,粮食危机及其成因已受到世界各国密切关注。尽管酿成粮食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推广生物燃料与粮食危机的关系已成为争议的一个焦点,并成为困扰目前正在罗马举行的世界粮食安全高级别会议的难题。
在为期3天的世界粮食安全高级别会议上,与会各国在生物燃料开发问题上分歧严重。作为生物燃料生产大国美国的农业部长谢弗当天声称,这次会议恐难就生物燃料问题达成共识。
为了减少对石油等传统能源的依赖,美国和欧盟等发达经济体以及巴西等国都在积极推广生物燃料。据估计,2000年至2007年,全球乙醇燃料产量增长了两倍,到2017年有望再翻一番。生物柴油产量也将由目前的每年110亿升增长至2017年的240亿升。
主办此次会议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上周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发布的报告中指出,一些国家大力开发生物燃料是导致近来粮价上涨的因素之一。
尽管这一说法已基本被接受,但各国就生物燃料与粮价上涨的关系却分歧严重,并直接影响到生物燃料政策何去何从。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内的一些国际机构的研究表明,旺盛的生物燃料需求拉动国际粮价上涨了15%到30%。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迪乌夫3日在开幕致辞中就对发达国家的生物燃料政策提出批评。他说,没人能理解的是,发达国家2006年拿出110亿到120亿美元的农业补贴,为的是将1亿吨的谷物从人们的盘子里夺走,用于装满汽车油箱。与此同时,全球却有8亿多挨饿的人因为粮价上涨而陷入更加艰难的境地。
但美国等生物燃料生产方却极力否认生物燃料开发正在造成汽车与人争抢“口粮”的局面。美国农业部长谢弗称,今年以来,全球粮价上涨了43%,生物燃料只贡献了其中的2%到3%,影响甚微。
作为全球乙醇燃料主要生产国,巴西总统卢拉一方面反对将全球粮价上涨归咎于生物燃料开发,另一方面又与美欧划清界限。他说,巴西很早就开始使用甘蔗废料生产乙醇燃料,这并不影响人们的“口粮”。这也与美国和欧盟更多的是使用玉米和油菜籽生产生物燃料的做法有着根本区别。
分析人士指出,鉴于国际石油价格屡创新高和高油价时代的来临,美欧等发达国家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只会更加坚定地发展生物燃料。与此同时,在这场生物燃料与粮食安全之争的背后也隐含着美欧与产油国的博弈,因为一方面生物燃料减轻了美欧对石油的依赖,另一方面粮价上涨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美欧因高油价而遭受的损失。
如何在粮食安全和发展生物燃料之间找到共识,是本次会议面临的一个巨大难题。
出席会议的中国农业部部长孙政才表示,各国应当把粮食安全放在首位,科学引导生物能源产业发展,统筹考虑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他表示,中国将严格控制使用粮油产品生产生物燃料,本着“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的原则开发生物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