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世界都在花几个月时间哀悼迈克尔·杰克逊的时候,我们或许也应该怀念一下一位刚去世的科学家。他是1970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农学家、集约化农业的创始人诺曼·布劳格,他的高产杂交小麦技术,帮助数百万人远离了饥饿。尽管在晚年,他遭受了时尚环保主义者的批评,但是,他还是被公认为“绿色革命之父”。9月12日,他因为癌症在得克萨斯州的家中逝世,享年95岁。
1 杂交小麦墨西哥实验获得成功
1914年,诺曼·布劳格(NormanBorlaug)出生在一个挪威籍美国农夫的家中。他从小在父亲的麦田和牲畜群中长大。长大后,他考上了明尼苏达大学,并在这里获得了林业专业的学位和植物病理学博士学位。
二战期间,布劳格加入杜邦公司进行科研工作。1942年,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开始与墨西哥农业部展开一个合作项目,以解决该国因小麦杆锈病造成的大量饥荒。得知这个消息后,布劳格毅然辞去杜邦的高薪工作,加入这个项目。从此以后,他后半生的大部分时间,就都这样在发展中国家度过。
然而,在墨西哥的工作是艰难的,没有合适的本地科学家和设备,连台拖拉机都找不到。更糟的是,当地农民并不信任他。“我常常觉得我接受这个职位是个错误。”布劳格在其传记中写道。
不过,布劳格在墨西哥一干就是16年,进行了多次科技创新,其中一点就是叫做“穿梭育种”(shuttlebreeding)的方法。这个做法令谷物主茎的抗病免疫力迅速增加。此外,布劳格还发展出了对日光不敏感,能在多种气候下生长的谷物。他最大的贡献在于矮生小麦的研究。株高是农作物中相当重要的性状。传统而言,农民更喜欢看上去高大,结实的小麦,植株高的小麦能进行更多的光合作用。但当谷粒产量增加时,植株高的小麦可能引起倒伏而减产。于是,布劳格开始研制植株矮、主茎强壮的矮生小麦。这个新品种在主茎上消耗的能量更少,而产出的谷粒则更多,且能够承受更高的谷粒产量。
此后,布劳格又将这种小麦与一种日本矮生突变体小麦杂交,培育出一种半矮生的杂交新品种。通过多次杂交,他最终培育出了能够在大风严寒气候中获得高产的半矮生抗病新品种改良小麦。
因为布劳格的小麦改良工作,到1956年,墨西哥的小麦产量翻了一倍,达到自给自足的水平。到1963年,墨西哥95%的小麦作物都是布劳格的新品种小麦。当年,墨西哥的小麦收成是1944年布劳格刚到该国时的6倍。墨西哥最终成为一个小麦出口国。
布劳格的高产技术存在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矛盾。布劳格本人一直坚持提倡使用有机肥料,以保证土壤营养。不过,要取得有机肥料,就需要很大量的家畜。反过来,这些家畜又大量消耗本可以给人吃的谷物。如果使用非有机肥料,则一方面会消耗有限的石油资源,另一方面又对土壤造成破坏。
2 绿色革命拯救了100万生命
1961到1962年,在美国农业部的支持下,布劳格的矮生春季小麦开始在世界各地小范围测试。1963年,洛克菲勒基金会在原来的项目基础上,成立了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布劳格受命前往巴基斯坦和印度。
然而,他从一开始就成为争议对象。印度和非洲等国,已经习惯了种植本土的谷物如扁豆或木薯,最初,当地政府将布劳格的想法视为“西方植物取代本土种植物”而不予接受。但布劳格坚持认为,高产量的新式小麦增长迅速,在任何环境下都能生长,又因为自身抗昆虫能力,不需要太多的杀虫剂,因此能够解决当地的饥荒问题。到了1965年,受印巴战争影响,当地饥荒加剧,两国才开始允许其进行矮生小麦的试验。
布劳格的实验成功了。这两个国家的小麦产量以每年70%的速度开始增长,饥荒得到了控制。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这两个国家的小麦增产量开始超过人口增长率,到了上世纪80年代,印度甚至成为了小麦净出口国。1968年,美国国际发展机构(USAID)在年度报告中将印度次大陆的粮食增长现象称为“绿色革命”。从此,布劳格就成了“绿色革命之父”。
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世界粮食产量翻了一倍,很多人认为,“绿色革命”转变了上世纪前半时期的全球饥荒局面,并拯救了大约100万个生命。1970年,瑞典皇家学院将当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布劳格,他们在颁奖敬词中说道:“他帮助一个饥饿的世界,为之提供了面包,这种帮助超越了同时代任何人。我们做这个决定是因为,得到面包的同时,也得到了和平。”
上世纪80年代时,“绿色革命”之风还吹到了中国。上世纪70年代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发出了超级水稻。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布劳格又与袁隆平主持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合作。如今,中国已变成了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