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随着人们的开采发掘,如今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木材等因为其不可再生的特点,面临枯竭,能源危机的威胁和全球的气候形势使人类开始寻找其他的能源替代物,新能源应运而生,进入白热状态,各个国家先后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研究,制定许多相关的发展政策。
一般新能源主要包含太阳能、核能、海洋能、风能、地热能、水能、生物质能等几种形式,本文主要探讨有关生物质能的相关。
生物质能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唯一一种可再生的碳源。
生物质能源的来源非常广泛,其中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从农作物相关的材料中获得;
从小麦、玉米、红薯等粮食作物制取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生物能源,随着粮食安全问题的日益显著,“与人争粮”的问题直接制约着此种方法的发展,极端的说法甚至认为这是粮食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直接导致了粮食危机。
2.藻类制取;
我国的有机碳组成中,海洋藻类占了1/3,藻类是一种数量巨大的可再生资源,也是生产生物质能源的潜在资源,其中微型藻类的含油量非常高,可以用于制取生物柴油。我国大规模养殖的微藻包括螺旋藻、小球藻、盐藻、栅藻、雨生红球藻等。山东培育出的富油微藻,最高含油比已经达到68%。
3.从废弃物中获得;
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人,牛,马,猪,鸡,羊)、农作物秸秆、树叶,杂草,菜叶,淀粉废渣、城市有机垃圾、污水处理厂的污泥等原材料可以通过微生物发酵生成生物沼气的形式,这种方法可以减少此种原料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解决了能源的问题。
沼气从1776年被意大利物理学家A.沃尔塔在沼泽地发现后,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因其可再生,既可替代秸秆、薪柴等传统生物质能源,也可替代煤炭等商品能源,而且能源效率明显高于秸秆、薪柴、煤炭等特点,在全世界的发展热度长久不衰,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农村沼气把能源建设、生态建设、环境建设、农民增收链接起来,促进了生产发展和生活文明,是我国能源战略重要的一个环节。
4.从生物质作物中获得;
大批涌现的植物如:棕榈树、千年桐、麻风树、黄连木、光皮树、文冠木、柳枝稷、芦竹和荻等,都可作为能源植物生产纤维素乙醇,目前我国已启动能源植物储备计划,按照国家林业局编制的《全国能源林建设规划》、《林业生物柴油原料林基地"十一五"建设方案》,使林业生物质能源达到从原料培育、加工生产到销售利用的"林油一体化"、"林电一体化"发展模式。
能源植物生命力较强,不占用耕地,可以在荒地、滩地、盐碱地、沙地和裸露土地等边际土地上种植,而且还可起到固沙、改善土壤、绿化荒地的作用,很好的解决了生物质能源“与人争粮”的问题。
5.通过转化二氧化碳生成;
利用转基因的微生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乙醇或碳氢化合物燃料。
6.从动物相关物中获得;
动物体内含有的大量脂肪可以作为制造能源的原料,迄今,已有人提议将有毒的格陵兰鲨肉作为生物燃料之用;将食用动物屠宰后的废料羽毛、内脏、血中所含的脂肪提取出来制作为生物燃料。
7.可燃冰。
可燃冰是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混合而成的一种固态物质,具有使用方便、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等特点,是公认的地球上尚未开发的最大新型能源。2009年9月底,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次对外宣布:地质工作者已成功地在青海省祁连山一带钻获可燃冰样品,中国由此成为世界首个在中低纬度冻土区发现这种新型能源的国家。
随着上述新能源的兴起,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飞机的应用已成大势所趋。到2009年,国内已有多家车企拥有新能源汽车品牌,2009年2月17日,财政部、科技部等四部委联合为13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授牌,明确政府将通过补贴消费者,做大市场的模式鼓励企业生产、研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此举将推动我国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迈上新台阶。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的《车用燃料甲醇》和《车用甲醇汽油(M85)》国家标准将分别于今年11月1日、12月1日起实施,这也对甲醇汽车的推广起着积极地作用。我国《汽车产业振兴规划》提出,到2012年新能源汽车占车辆总产量的5%,约50万辆。个别城市专门制定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如上海市12月9日发布《关于促进上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明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主攻方向和市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