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争粮、与粮争地”,粮食生产燃料乙醇项目存废最近成为话题。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日前上书国务院,要求停止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加工项目,并取消针对玉米乙醇的补贴及税收减免政策。作为目前全国五大燃料乙醇生产企业之一,我省的丰原生化自然也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对于有车一族来说,乙醇汽油还能烧多久?也是他们关心的问题。
石油委:
建言叫停玉米乙醇
自2005年4月1日开始,我省作为全国5个试点省份之一,在全省推广使用乙醇汽油。但是,这个现在已被有车一族熟悉的新型车用燃料,正面临着是存还是废的问题。
据媒体报道,“汽车与百姓争玉米”,导致国内今年上半年首次出现玉米净进口状况,并大幅推高玉米价格,而玉米制乙醇汽油的产量相对于国内汽油需求而言微不足道。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日前因此建言叫停燃料乙醇项目,并建议取消针对玉米乙醇的补贴及税收减免政策。
追溯起来,当初国家发展乙醇汽油项目,主要是为解决陈化粮问题,用陈化粮来生产乙醇,掺混于汽油当中。为鼓励乙醇燃料生产,国家出台了相应的补贴优惠政策。但到2004年底,国内囤积严重的陈化粮基本被乙醇生产厂家消化完毕,燃料乙醇的生产很大一部分转向了使用玉米、小麦等新粮。
截至目前,国内有5个燃料乙醇项目,分别是黑龙江华润酒精、安徽丰原生化、吉林燃料乙醇、河南天冠和中粮广西木薯项目。
燃料乙醇:
正面临多重“夹击”
燃料乙醇项目是否会被叫停,目前还未能看出迹象。不过,记者了解到,燃料乙醇这个项目正面临多重“夹击”。
丰原生化日前发布的2010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营业收入277916.81万元,同比增长21.02% ;净利润12427.80万元,同比增长1.13%。其中,占主营业务收入近一半的燃料乙醇项目主要靠政府补贴盈利。
但国家对燃料乙醇实行的是弹性补贴制度,今年6月8日丰原生化就发布公告称,2010年安徽省定点企业生物燃料乙醇弹性补贴标准调整为1659元/吨,比2009年燃料乙醇补贴标准2055元下调396元,降幅接近两成。
“如果没有补贴,用玉米生产车用乙醇是赔本生意。 ”有关专家表示,目前以木薯、麦秸、稻秆等为原料的生产技术不是很成熟,以玉米为燃料仍是主流。如果没有国家的补贴政策,绝大多数玉米制乙醇企业也将处于亏损状态,补贴政策是燃料乙醇企业获利的主要来源。
而更为严峻的是,玉米价格居高不下。数据显示,丰原生化燃料乙醇年消耗玉米量为160万吨。
能源专家:
原料非粮化是发展方向
政府补贴降低,原料成本上涨,叫停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有车一族不禁要问:乙醇汽油还能烧多久?
事实上,在去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全世界的生物燃料热似乎已开始“退烧”。 2009年上半年,美国最大的燃料乙醇生产企业ADM公开表示,受困于油价暴跌以及生产利润微薄,目前其在美国大约21%的乙醇产能闲置。
“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困难,公司加大了收购力度,巩固和优化东北、华北、西北和皖北地区的原料采购战略布局,确保了玉米供应。”丰原生化方面称。
安徽省能源局新能源产业发展处的相关人士昨天则向记者表示,非粮化应是未来燃料乙醇行业的发展方向。据悉,由于粮食生产乙醇消耗大量粮食,可能影响国家粮食战略安全,政府从2007年开始已经停止审批粮食生产乙醇项目。
据报道,中粮与中石化将于2011年第三季度开始合资建设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的万吨规模纤维素乙醇示范工厂,加大纤维素乙醇的开发力度。(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