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被誉为“人造太阳”的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完成了首次综合点火实验——192束激光系统发射的能量打造出600万华氏度高温,这相当于恒星或大行星核心的温度。NIF作为全球最大的激光核聚变装置,从1997年开始建造起已经花掉了纳税人35.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35亿元)。研究人员不惜代价不仅为了研究如何“驾驭太阳的能量”,这个计划还承载着人类的清洁能源之梦。
目标靶室由厚达10厘米的铝板制成
工人向目标靶室内装填“人造太阳”的核心装置
在加利福尼亚州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一座神秘的建筑物仍在修建中。过去十多来年,这个庞大的建筑物一直是环保主义者关注的焦点。然而,11月2日,这里进行的一次点火实验震动了科学界。因为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能产生持续核聚变的反应堆,“人造太阳”一旦成功将改写人类的历史。
地球上造“小太阳”
现今人类可利用的最大、最具商业价值的能源无疑是核能。核电站利用核能的原理是核裂变,即在高温高压状态,把铀或钚等重原子分裂成轻原子,导致其释放大量能量的核反应方式。但是国家点火装置利用核能的方式则反其道而行之,不是核裂变,而是核聚变。核聚变是指由质量轻的原子,主要是指氘或氚,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并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的一种核反应形式。太阳发光发热就是利用核聚变产生的能量。
与核裂变相比,核聚变不仅安全,而且相对环保。利弗莫尔国家点火装置曾对媒体说:“太阳产生的光和热抵达地球,不会产生任何放射性的副产品,而且能长期高效的生产。如果把太阳换成我们正在研究的核聚变反应堆,就等于在地球上建造了一个提供清洁能源的小太阳。”
释放1.3兆焦耳能量
目前,这个“小太阳”已经初具规模,并且已经进行了令人鼓舞的试验,获得了宝贵的试验数据。利弗莫尔国家点火装置的一个科研组说,11月2日他们向核聚变反应堆中心发射192束激光束,用它们瞄准一个只有花生大小却包含氘和氚气体的小球体。这个小球体释放的能量高达1.3兆焦耳,其核心最高温度大约是600万华氏度。
国家点火装置主管爱德华·摩西说,尽管这次试验没有能够达到太阳中心温度2700万华氏度,也没有引发期待中的持续性核聚变反应,但这些试验结果依然非常振奋人心。摩西还称,美国科学家有决心在2012年实现这一目标。
意义
“人造太阳”研究惠及后代
要想实现核聚变燃烧,首先必须点燃由氢的同位素氘和氚构成的特殊燃料。
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开始利用强大的激光束进行试验,压缩和加热氢的同位素,使其达到熔点,这一技术被称作惯性约束核聚变。激光发射器的作用就是促使这种核聚变快速和持续产生,包含氘和氚气体的目标物受到外部的刺激后,将发生爆炸形成冲击波,进一步加快目标物核心的燃烧,这种燃烧的持续性也更长。
一旦这种核聚变成现实,国家点火装置内靶室的温度会超过1亿华氏度,内部压力将超过地球大气压的1千亿倍。国家点火装置主管爱德华·摩西说:“为了在实验室里产生核聚变燃烧,我们进行了长达10年的研究。目前利用核聚变或核裂变产生能量的核电站,在过去50多年已经让发电量大幅增加,但迄今仍未证明利用氘和氚气体融合后持续燃烧产生能源的方法可以投入使用。”因此摩西说,“人造太阳”试验的意义不言而喻,“一旦我们掌握了实现太阳内部核聚变的技术,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享受到科技发展带来的飞跃,能源短缺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