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以来,柴油荒频繁在全国各地上演,合肥也不例外。昨日下午,记者走访市内多家加油站,均被告知无柴油可加。这一窘境有望得到解决。记者获悉,“生物质油”近日已在合肥正式投入使用。如果它能广泛应用,能源短缺问题或许能迎刃而解。
合肥研发新技术 已实际应用
一次性石化燃料资源的逐渐枯竭,特别是石油价格飙升、柴油时而断货的背景下,能源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另一方面稻壳、秸秆、木屑等大量生物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于是,“生物质油”研发迫在眉睫,但技术上的难题却一直困扰着研发人员。
就在众多生物质油研发停滞不前之时,一项源自合肥的全新生物质油研发,却取得了与众不同的突破。
由合肥制造的两套产能为1万吨/年的生物质油热解液化设备已在山东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生物质油”的产业化进入实质性阶段,代替工业企业所用的重油、渣油和柴油,降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改良后的生物质油也已经分别在山东的胜利油田和安徽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得到成功应用。
诞生于合肥的这项生物质油生产技术,不再利用玉米、大豆等传统农作物,也无需“地沟油”支撑,而是取材遍地可见的农林废弃物。其中,利用秸秆生产生物质油转化率高达50%以上,稻壳的转化率为50%,木屑转化率可达60%。
合肥首吃螃蟹者 年省300万
日前,在合肥也出现了第一个“吃螃蟹”者。在双凤经济开发区,保障大建设的合肥城建道路桥梁沥青路面公司,正在加紧生产沥青混凝土。“我们用的就是‘生物质油’”,公司负责人刘宝胜介绍,其使用生物质油已有近一个月,若该站全部使用生物质油,每天可替代六七吨柴油和重油,一年下来可节省近300万元。从实际燃烧效果看,1.5吨生物质油可替代1吨柴油;目前市场价格为,1吨柴油售价为7800元,1.5吨生物质油只要4000元。据统计,合肥全市22座中型沥青搅拌站和部分锅炉,只要对设备稍加改良,全部改用生物质油,一年可节省燃油费过亿元。
把握生物质热解液体燃料技术逐渐成熟的有利时机,安徽宇能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在开拓合肥地区生物质油应用市场和研发生物质油专用燃烧机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合肥城建道路桥梁沥青路面公司就是安徽宇能公司的第一个“敢吃螃蟹”的用户。在第一个生物质油应用项目实施成功的基础上,业内人士对生物质油后续市场的开拓和逐步扩展充满信心。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掌握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的只有加拿大、荷兰和中国,合肥城建道路桥梁沥青路面公司使用的“生物质油”就来自合肥本地。从2006年起,安徽易能生物能源公司即开始进行产业化设备的研发,经过三年多的时间,完成了产业化设备的技术升级和产品定型,于2009年9月开始产业化推广。到目前为止,在长丰县杨庙镇安装了第一台年产万吨生物质油设备,在山东胜利油田安装两台万吨产业化设备并投入运行。经过安徽易能公司的持续技术研发和技术升级,生物质油油品质量和产能均达到大幅度提升,经省内外用户使用证明,生物质油替代柴油、重油使用取得超出预期的良好效果,起到了重要的产业化示范作用。
合肥造“生物质油” 或掀能源革命
“生物柴油在市场上破茧而出,或许将为我国清洁能源发展历程写下浓重的一笔。尤其是在当前柴油荒困扰各地运输业之时,更形成了心理安抚之效。”业内专家表示,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的产业化对环保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