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状况
(一)中国能源结构是以煤为主
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人口多,底子薄,中国石油(601857,股吧)、天然气资源相对不足,石油探明可采储量只占世界的2.4%,天然气占1.2%;而煤炭却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4%左右。“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是以煤为主。
2009年中国的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为28.0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占77.5%、石油9.4%、天然气3.8%,其他(水电、核电、风电)占9.3%。2009年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为30.5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70.0%、石油17.8%、天然气3.9%、水电、核电7.5%,其他非化石能源(风电、太阳能和生物质能)0.8%(见图1)。
(二)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差异
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相比存在较大的调整空间。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石油在中国的消费比重为17.8%,世界平均水平为34.8%,中国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7个百分点;天然气中国消费比重为3.9%,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3.8%)20 个百分点左右,而中国的煤炭消费比重高达70.0%,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9.4%)40多个百分点;中国的核电只有不到1%,而世界平均水平达到了5.5%(见图2)。能源消费结构差异巨大,可以调整的空间也巨大。
二、“十二五”中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目标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碳排放、实现低碳发展。按单位热当量燃料燃烧后排放的二氧化碳计算,煤炭是石油的1.3倍,天然气的1.7倍,核电、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低排放或者零排放。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将明显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十二五”中国能源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到2015年,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从2009年的70%从上下降到63%左右,天然气、水电与核能以及其他非化石能源(主要是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的电力消费比重将从目前的3.9%、7.5%和0.8%上升到8.3%、9%和2.6%(见图3)。
“十二五”能源结构调整目标的制定,重点是围绕实现中央提出的非化石能源比重增加和碳减排两个目标展开。我国在哥本哈根大会上曾向世界作出庄严承诺:一是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二是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而能否实现这样的减排目标,能源“十二五”结构调整的目标能否实现是关键。2015年煤炭实现能源结构中占比63%的目标,也就是5年内降低7个百分点,天然气从3.9%到8.3%的增长幅度,增长一倍多,任务非常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