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美国国务院就刚刚成立的能源资源局(简称“能源局”)举行吹风会。美国国务院负责国际能源事务的特使卡洛斯·帕斯卡尔表示,作为美国国务院最新成立的机构,能源局旨在在新的国际格局中从外交角度确立美国全球能源政策,利用美国外交资源确保其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安全、可靠和更为清洁的能源。
今年10月14日,美国国务院发表四年一度的《外交与发展审查报告》,该报告首次提出美国国务院将成立一个能源局。对此,克林顿国务卿解释说:“在谈论美国经济或外交政策时,不能不谈论能源。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有限的矿物燃料供应,美国急需使其能源供应多样化。美国既需要与传统的能源出口国保持接触,也需与新兴经济体建立联系,以巩固国际能源安全,确保这些国家的自然财富带来广泛的经济增长。”
帕斯卡尔告诉记者,能源局确立了三大目标:首先,通过对能源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强有力的外交,加强管理当今世界地缘政治中的能源经济。该局认为,这一点对于促进美国获得足够的能源供应、保持世界能源市场稳定至关重要;其次,在替代能源、电力以及相关设施的发展和建设等方面鼓励市场力量发挥作用。这将为美国具有竞争优势的绿色技术和产品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最后,通过促进良政和增加透明度等手段,进一步打开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渠道,这将有助于发展中国家通过可持续的商业化和环境保护途径摆脱贫困。目前全球仍有10多亿人享受不到电力供应,如果忽视这些人的需求,就是在加剧贫困,如果不能使这些人得到电力供应,就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也会加剧对稀有资源的竞争。为实现上述目标,能源局将与美国政府各机构进行跨部门密切合作。
美国是全球能源消费第一大国,能源局的创建有着意味深长的战略意图。美国明确表示,能源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需求,确保能源安全,就是确保未来安全。确保能源供应安全及可持续和多样化的能源资源,是美国长期战略利益所在。美国外交将其触角伸展至能源领域,旨在确保美国能源供应的“三可”前景,即在当今世界乱局中,美国通过外交手段确保“可承受”、“可依靠”和“可持续”的能源供应。这一战略意图的背后,不乏整合外交资源、开始在世界各地特别是中东地区的能源领域“摘桃”的意味。前有伊拉克战争,后有利比亚战争,明眼人早就指出其背后均有石油利益的博弈。当本报记者问“通过促进良政和更加透明等手段进一步打开发展中国家能源渠道”的含义是否与伊拉克和利比亚等国的局势有关时,帕斯卡尔表示并不否认。
对于本报记者有关中国的提问,帕斯卡尔回答说,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之一,美国注意到中国在努力使能源供应多样化,以减少风险。美中两国在能源领域有着密切的沟通与合作,并希望保持和扩大相关合作,共同分享包括新能源在内的相关信息与技术。美方已经就未来两国能源合作、世界能源市场、天然气等问题与中方相关部门进行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