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肖炘、李杰和曹宏斌,联合北京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科研工作者,在以浮萍为廉价原料制生物燃料方面取得进展。研究表明,在油价超过每桶72美元时,每天生产5000桶交通燃料以上规模的浮萍炼制,可与石油交通燃料竞争。
据介绍,浮萍是漂浮在水面上生长的水生植物,在我国各省都比较常见。浮萍因生长快、可在废水中存活、不争粮、易于采收等优点,是制造生物燃料的理想原料,有助于在未来帮助人类减少对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
该研究利用已有技术,经全局优化设计合成了由浮萍制交通燃料的完整工艺流程,包括热电水集成回用、排放全生命周期分析及拓扑结构设计。
肖炘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对不同炼制情况的分析表明,当油价超过每桶100美元时,小规模浮萍炼制过程,即每天生产1000桶交通燃料,可在成本上与石油交通燃料竞争;而较大规模浮萍炼制过程,即每天生产5000桶交通燃料,在油价超过每桶72美元时,就可与石油交通燃料竞争。
“整个工艺流程中的技术多是已有的,但是经过我们的努力,首次实现了全局优化。”肖炘表示。
据了解,美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商业性生产生物柴油。根据美国国家生物柴油委员会的计划,到2015年,生物柴油产量将占其全国运输柴油消费总量的5%,达到610万吨。
对于浮萍制生物燃料技术的产业化前景,肖炘表示,目前该研究尚处于技术研发阶段,将来的产业化需要政策、企业、科研单位等各方的推动才能实现。
据悉,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发表在《过程工程多尺度结构与系统专刊》上,美国化学学会在其网站的《科研快讯》栏目中对此项成果进行了报道。(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