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最大的家族制药企业、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宣布,将投资7000万欧元用于其上海张江工厂的扩建项目。项目第一期预计于2013年底竣工,包括新建一个针剂和固药的包装中心以及一个自动仓库,二期将新建一幢实验大楼,整个项目将于2014年结束。
该工厂落成后,除了供应中国市场之外,也将成为亚洲地区的供应中心。“近期我们将投资1亿欧元用于中国项目,除了此次用于扩建的7000万欧元之外,另外的3000万将用于其他生产项目。”勃林格殷格翰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潘大为透露。
“外资药企对中国的投资逐渐加大是一个趋势,我们也要加入到这个潮流中。”潘大为表示,中国市场的成长速度惊人,预计20年后会成为世界第一大医药消费市场。而勃林格殷格翰目前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仅为0.5%,而其在发达国家主要市场的占有率至少有2.5%~3%。
这是跨国制药巨头抢滩中国市场的又一案例。
“中国之战”
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相似的故事在中国不断上演。雅培投资2.3亿美元建厂,阿斯利康投资2亿美元建基地,诺华2500万美金打造仿制药基地,默沙东亚洲研发总部在北京建立。
如今,制药行业就像其他所有行业一样,将增长的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不过大型制药企业对增长的需求尤为迫切。
正如诺华公司全球CEO江慕忠所言:“这是一个巨大的增长机遇。”
“中国的"十二五"规划中的许多内容聚焦于提高生活水平和扩大医保覆盖范围。” 在江慕忠看来,这是诺华在上海投资10亿美元建立研发中心的最佳理由,诺华将把这里打造成该公司全球研发战略的第三大支柱。
与诺华战略相仿的还有跨国制药巨头默沙东,在欧美市场大幅裁员的同时,其中国扩张始终没有减速。默沙东的计划是:未来5年内在华投入15亿美元的研发资金。而这样的大手笔,也让其成为中国最大医药研发中心。
勃林格殷格翰中国董事长潘大为曾将这些大动作称为“中国之战”,而携研发中心而来的诺华公司全球CEO江慕忠无疑在将这场战斗升级。
“救命稻草”
在过去的数年内,各大跨国制药巨头疲于应对日益紧缩的西方市场。而更要命的是,在未来5年内,制药公司将有一批药品专利权到期,而这些药品的年销售额高达1400亿美元。为了迈过这道坎,辉瑞制药、葛兰素史克等跨国制药企业正在拼命采取各种对策,例如多样化经营、裁掉数千名员工、实施特大规模的并购等。不过即便如此,它们的资产负债表还是即将飘红。
相信中国可以为这个难题提供解决办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去年,美国权威医药咨询机构IMS发布《重塑世界医药市场新秩序:一个被重新划分的世界》研究报告提出,2011年中国药品销售额将超过法国和德国,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全球第三大药品市场。
根据公开资料,中国医疗行业将以平均每年15%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将达到6000亿美元左右。在未来5年里,中国的药品销售额有望增加400亿美元,占全世界药品销售增长总额的三分之一。
在西方增长放缓而中国快速增长之际,难怪跨国制药公司迫切希望在中国市场扩张,而他们也势必会选择将中国等亚洲市场作为救命稻草。
不过,最给力的强心针来自中国政府。中国政府的目标是在2020年前实现全民医保而中国目前的医疗保健支出只占到GDP的4.5%,相比之下,美国的医疗保健支出占GDP的16%,法国和德国为12%。
西方媒体这样解读中国政府这一举措背后的经济诱因:为了提振国内消费,中国必须建立起一个社会保障网络,从而使消费者不必为了治病、防病而大量存钱。
“我们不仅来卖药”
“毫无疑问,中国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投资选项。实际上,在中国我们已经投入了很多资金进行研发。”江慕忠指出,“我们不仅来卖药。”
当阿斯利康、葛兰素史克等纷纷宣布“将药物研究开发的全程都在中国完成”之时,即已宣告其各自在华研发中心将以独立的研究方向和完整的研究过程出现,而非跨国药企研发群体中的附属品。它们将把相对成熟的制药研发过程引入中国,把转化科学等新兴药物开发理念带入中国。
除了考虑在中国销售医药产品之外,它们还计划在中国开发新产品。这些新产品不仅仅用于治疗在中国发病率特别高的疾病,比如肝癌(每年全球一半的肝癌病例出现在中国)。
跨国药企在华研发中心越来越将以中国市场的需求作为首要研究方向。记者了解到,默沙东亚洲研发总部会针对中国或者是亚洲市场一些特色疾病领域,如肝炎这类比较常见的疾病,就其迫切的需要做一些有针对性的研发。(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