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仍处于“metoo”、“mebetter”阶段的国内新药研发而言,如何突破瓶颈以实现更多新机理、新靶点的药物创新,是这个行业奋斗的方向。但也许只有实践在新药研发一线的企业,才深知通往这一目标的道路有多么难行。
这种艰难首先体现在新药研发企业在人才、资金、技术等各个层面资源的匮乏,以及对政策解读和信息获得的不对称;其次,高投入、高风险的特性,注定了新药研发不是独角戏,而是一场接力赛,需要各方的通力合作,但这种互利合作的共生系统有待建立。
值得庆幸的是,合作推动医药创新的潮流已经不断深入。一批国内外大型企业正不断加大与科研机构、药物创新企业的合作,各路资本也积极介入新药研发。业内人士认为,理想的合作模式是在每一阶段与不同对象进行合作,在这一阶段结束时为合作方创造退出机制以便拿到这一段的利润,这样一棒接一棒,新药推出才会后劲连绵不绝。
合作研发潮起
新药研发显然不是一个人能玩转的游戏,要完成这一次精彩但充满风险和未知的探险任务,一路上需要许多“贵人”倾力相助。通过多方合作与各种资源有效整合,共同推动新药研发取得更大发展。可喜的是,国内各种创新合作共同进行新药研发正势如潮涌。
5月16日,百时美施贵宝公司与清华大学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资助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研究工作,重点在于肿瘤学及免疫学领域新靶标的鉴定。施贵宝公司研发高级副总裁FrancisCuss博士称,清华大学在靶标识别及结构生物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将有助于新药物的探索和发现,合作为未来的药物开发项目奠定了基础。
而稍早前,绿叶制药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在沪签订合作意向协议。据了解,该合作主要包括“基础项目的早期介入合作”、“成熟化项目的技术转让合作”、“委托研究”、“建立联合实验室或联合研究中心”等。双方还将通过在烟台国际生物科技园建设“科学家工作站”、“科学家实验室”等模式进行合作,藉此达到引进高端新药研发人才,提高区域新药研发能力的目的。
绿叶制药集团总裁刘殿波认为,携手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是绿叶制药实现2020年企业愿景的重要战略,双方利用各自优势,一方面可以增强绿叶制药在新药研发领域的创新锐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快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科技成果市场化的速度,可谓“珠联璧合”。
这种国内外大型药企携手科研单位进行药物开发的例子是较常用的模式。此外,随着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在新药孵化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园区、科研机构、大型药企等多方合作的模式也在国内相继涌现。
其中,罗氏、哈佛大学以及苏州生物纳米园签署的一个肿瘤领域的合作协议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这项合作研发的新颖之处在于,三方合作在进一步分摊风险的同时,也使潜在的市场效益最大化。他们把在哈佛大学的早期研究项目带回苏州生物纳米园孵化,主要针对国内比较难以攻克的肿瘤机制;而在哈佛大学的研究则偏向针对国外的肿瘤机制。这样一来,就可能打造出对中国市场和国际市场都有利的新药。
罗氏中国及东南亚地区总负责人徐小星认为,新药研发耗资和风险都很大,即便是跨国大型药企也难以一肩挑,合作的意义在于分享风险的同时,更好地利用各方的资源和优势。
“新药研发的模式全球都在探索,通过与国内药企等各方的创新合作,找到在欧美难以解决的问题的解决模式也是有可能的。”徐小星说。
共生系统待建
但在商场之上,没有谁会无缘无故成为谁的“贵人”,只有让其有利可图,才可能得到倾囊相助。徐小星认为,这实际上就是需要建立起新药研发整个链条上的互利共生的生态系统,通过有力的市场的手,让新药研发整个系统高效地运转起来。
“但国内这个系统还亟待建立。”奋战在新药研发一线的派格生物医药有限公司CEO徐敏对此深有体会:“作为归国创业从事新药研发的一批专家来说,普遍出国已久,所以归国后对各种政策解读及信息的获得存在一定的不对称性,人才、资金等资源的匮乏也桎梏着新药研发的发展。”
“新药研发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基础研究、研发、临床试验、生产、推向市场等,每个环节都不可或缺。”“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秘书长张丹向记者表示:“从政府层面看,近年来政府对新药研发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所以不要再只盯着国家拨了多少科研经费,企业自身应该更多地增加投入。”
而对于新药研发这样一个一般十几亿美元才出一个新药的“无底洞”而言,企业往往谈钱色变。“不仅仅在早期的研发阶段,随着研发的深入乃至最后研发成功将产品推向市场,整个过程都在烧钱,没有谁可以一路陪着新药研发走到头。因此,在研发的不同阶段引入不同的合作对象和投资者十分必要,这有助于分担风险和分散资金压力。”徐敏指出。
一些有志于新药研发的大型药企在研发阶段可以寻找科研机构或者一些小型医药创新企业的研发项目进行合作开发,在孵化阶段可以和一些风险资本进行合作,而随着研发的一步深入,可以和一些跨国大型药企展开合作,这既为研发企业引入了资金,也为其成功在望的新药未来推向国际市场提前铺垫,跨国药企在这方面具有更丰富的渠道资源和经验。
“随着国内医药市场的不断壮大,国内新药研发的前景也被普遍看好,各路资本争先与一些被看好的研究项目合作,因此合作的时点要提前才有可能抢到好项目。”徐小星认为:“虽然提前介入意味着风险更高,但提前介入的好处在于早点让我知道你有什么、早点让你知道我想要什么,然后大家往一个方向使劲,合作研发的成功率就会更大。”
显然,只有“利”才能让大家聚到一起。“更开放、通畅、灵活的多融资渠道显然对促进新药研发是有益的。每个人走完一段路,然后赚到这一阶段的钱离场,后面的资本接棒,赚后面一棒的钱,只有这样才能把新药从研发一步步推向市场。”徐敏表示。
具体来说,就是从早期的基础研究到最终的推向市场,在不同阶段不同环节,以创新的合作方式共同推进。“例如我们把从国外培育的项目带回国内做研发,早期可能会引进一些风险资金,但是风险资金不会陪你一路走到底,当项目孵化到一定阶段时,企业可能就需要跟一些合适的跨国药企或者国内大型药企洽谈合作。”盛世泰科生物医药有限公司总裁余强表示。
“而要做到这一点,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放开很重要,如果国内创业板能像美国纳斯达克那样,允许没有销售和业绩的医药创新企业上市,这将为早前引入的各路资本创造获利退出的机制,也打通了新药研发开往社会融资的大门。”徐敏进一步指出:“只有建立整个新药研发链条上互利共生的生态系统,才能吸引更多的资源涌入,从而创新出更多有效的合作模式,更好地推动新药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