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抗肿瘤药中,天然植物类抗肿瘤药所占的比重最大,在单品排名前10位的抗肿瘤药中,植物类抗肿瘤药占据了两强席位,为紫杉醇和多西他赛。”近日,在上海举办的2012抗肿瘤植物药产业发展论坛上,厦门大学药学院副院长曾锦章教授指出。
在我国,常见植物药多为中药。中医药在防癌抗癌、减少放化疗质量等方面一直被认为具有肯定的疗效,在攻克癌症方面被寄予很大希望。人们常认为中草药药性温和,可以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甚至有一些患者认为“中药没有毒副作用”,所以对中药情有独钟,其实这是个错误的观点。不但如此,传统植物抗癌药的价格也让一般家庭无法承受。
药企研发热情持续高涨
“在11个亚类抗肿瘤药中,市场份额最大的是植物药,占整个市场的23.1%,但增速有所放缓。”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市场副总监范淮平介绍,根据统计显示,紫杉系列的植物药和抗代谢药在临床中的应用程度较高,其中抗肿瘤植物药主要为多西他赛和紫杉醇,分别占抗肿瘤植物药的44.92%和44.36%。
有专家表示,很多植物药单体对肿瘤治疗也有一定的疗效,且医院的用药比例明显攀升,植物药的应用前景比单抗药物更广。
而从各植物药、中成药生产企业逐年增长的研发投入可以看出,中国医药制造业正加强对研发的投入力度,从企业的研发产品来看,则正从简单的仿制向自主创新的产业方向发展。对于市场前景极好的抗肿瘤植物药而言,国内制药企业已经把研发重点专注于这一领域。
“但想做好肿瘤植物药并不容易。”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说,国家把新药研发的希望寄托在学术界,有失偏颇。其实新药开发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非常需要企业的拼搏和努力。同时,新药审批程序过缓,无形中影响了国内企业前进的步伐。
首先,本类药物的新药实行特殊审批,其生产需要配置独立的车间或流水线和设备,废物排放亦有严格规定;药品监管较为特殊,准入门槛较高,投资较大。其次,用药遵循《NCCN临床实践指南》,特别是基于循证医学成果所形成的治疗建议具有临床指导意义,因此,能否纳入指南,及在指南中的治疗地位对药物的临床使用影响较大。
但无论困难多大,很显然在当前形势下,只要能够研发出新的抗肿瘤植物药,多数企业依然都拥有很高的研发热情。植物抗肿瘤药物市场的快速增长,激发国内药企的研发热情持续高涨,植物抗肿瘤药研发已成为国内企业抢占肿瘤治疗领域的制高点。
疗效与风险并存
上世纪9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曾接受某医药集团的技术服务委托,为其品牌下灵芝宝产品做过体外细胞试验和动物抗肿瘤活性检测,但从未为该灵芝宝产品做过人体试验。
对此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健谈到,实验性研究与人体内实际情况是两个概念。体外检测结果表明该产品在低浓度下对被测的肿瘤细胞株是无效的;在高浓度下,虽然对被测肿瘤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但该作用是由包括渗透压影响等物理因素在内的众多其他因素参与的综合性效果,而且此浓度在人体内无法达到,因此不能代表其在人体内的实际效果。
丁健认为,该集团在产品宣传材料中对上述检测结果没有进行全面报道,更缺乏科学的解释,这种断章取义的宣传对于缺乏抗肿瘤药物研究基本知识的患者起了严重的误导作用。
在患者缺乏医学知识的背景下,不少无良厂家纷纷为自己的产品打上了“纯中药无毒无副作用”的标签,而这些各种各样的虚假宣传往往让患者蒙受经济损失。
是否药物毒性与副作用为西药、化学药所独有?这个问题已被成千上万次地摆到桌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据了解,常见抗癌中药的毒副作用有全身中毒反应、脏器功能损害、药物性过敏反应、身体不适等;而中药本身有毒、辨证用药不准、配伍失误、炮制不当、误食误用、药品质量不高,是抗癌中药产生毒副作用的原因。即使一些毒性不大的常用药物,如果超量服用,亦可造成中毒。有些患者服用太久,超疗程长期服用,也会导致蓄积中毒。
“尽管许多中药是有毒副作用的,但并不可怕。总的来说,中药不良反应远比人工合成药物要少。”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肿瘤科主任欧阳学农介绍,人体本身有一定的排毒、解毒功能,对中药能够产生某种程度的适应性;而且中药中含有的糖类、维生素等,进入体内可能转化为葡萄糖、葡糖醛酸,从而帮助解毒;有的中药含有蛋白质、胶质,可保护胃黏膜,缓和刺激,阻碍有毒成分的吸收,并可以与某些有毒成分,如生物碱类结合,排出体外,达到消除药物毒性和药物不良反应的目的。
研发出让患者吃得起的好药
但老牌植物药的价格,也常让患者望而却步。以紫杉醇药物为例,一支80mg的多西紫杉醇注射用粉针剂价格接近8500元,普通家庭的患者,往往只能被迫选择停止治疗。
一直以来,肿瘤是丁健的研究方向,而为患上绝症的老百姓提供用得起的好药,更是自己一生的责任。而由于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癌药,国内癌症患者不得不一直依赖价格高昂的进口药缓解病情。
丁健介绍,由于缺乏研发经费以及国际推广的经验,目前我国能进入国际主流市场的药物仅寥寥数个,国内化学药物更有97%是仿制而来。没有自己的“东西”只能受制于人。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9月18日宣布,下调多种抗癌药物价格,该措施自10月8日起生效。药费将平均下调约17%。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在第15届中国肿瘤临床协会年会开幕式上讲到药品价格下调时称,政府正在审查12类药品的价格。抗癌药物属于价格最昂贵的药物之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表的一项声明称,肿瘤、免疫系统和血液系统药品价格昂贵,对患者的影响很大,所以下调这些药品的价格可有效减轻患者的负担。
“我的最大愿望就是多研发出几种有效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一类抗肿瘤新药,让肿瘤患者吃得起药、吃上好药。”丁健谈到,目前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也在与多家企业、学校合作,如几年前成立的暨南大学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伙伴实验室。一旦新的中药抗癌药研制成功,或许可以让更多的患者得以接受治疗。(生物谷 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