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一届政府提出了“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老百姓看病难、看不起病”的社会问题得到了政府的高度关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近期发布的医改研究报指出“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不成功”,则更是使我国医疗卫生系统的体制问题成为全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由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药品市场息息相关,我们在本篇报告中对我国医疗卫生行业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相关政策对我国药品市场的影响。
●我国医疗卫生市场在过去20年中增长强劲,2003年全国医疗卫生总费用达到6,62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9.2%。但我们发现,在市场“繁荣”的背后,我国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被严重压抑了。统计表明,我国居民的就诊率从1993年的17.0%下降到2003年的13.4%;2003年,两周患病未及时就诊比例高达49%。我国医疗卫生市场的表观增长是由医疗服务费用上涨拉动的。
●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相比,我国的医疗卫生资源并不匮乏,但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失衡、效率低下,缺乏公平性和可及性,造成了我国居民“看病难”;同时,我国政府没有建立起健全而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医疗价格飞涨的同时,居民医疗费用的个人支付比例不断提高,造成了我国居民“看不起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医改研究报告认为“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医疗卫生机构商业化、市场化的走向违背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而我们认为,医疗卫生系统的市场化倾向只是多方面问题的结果,而不是起因;问题的关键是政府职能的严重缺失。当然,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政府投入不够和缺乏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很大程度上是源于我国的综合国力不足,说到底,这是一个经济发展阶段的问题;而且,我国医疗卫生行业面临的问题也相当复杂和多元化,因此,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之路必定还将走过一个漫长的摸索过程。
●我国政府近期就医疗卫生行业问题的诸多探讨都表明未来医疗体制改革必将以政府政策为导向而重新拉开序幕。对于药品市场而言,政策性的药品降价将持续存在,而医药分家的探索性改革也将带来一定的市场阵痛。
尽管,从长期来看,药品降价将有助于具有成本优势和产品优势的制药企业最终获得整合市场的机会,医药分家将最终为药品市场提供一个有序竞争的产业环境,但在改革措施不断摸索和推进的过程中,医药行业整体的政策性风险增大。面临药品市场的激烈竞争,在存在着严重渠道弊端、体制问题的产业环境中,制药企业将必须依靠自身独特的资源(品牌、研发……)和自身的经营能力(成本控制、应变能力……)来走过行业政策调控的冬天。
投资建议:医药行业整体的政策性风险增大
医药行业整体的政策性风险增大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药品市场息息相关。我国政府近期就医疗卫生行业问题的诸多探讨都表明未来医疗体制改革必将以政府政策为导向而重新拉开序幕。对于药品市场而言,政策性的药品降价将持续存在,而医药分家的探索性改革也将带来一定的市场阵痛。尽管,从长期来看,药品降价将有助于具有成本优势和产品优势的制药企业最终获得整合市场的机会,医药分家将最终为药品市场提供一个有序竞争的产业环境,但在改革措施不断摸索和推进的过程中,医药行业整体的政策性风险增大。
投资机会仍在个股、不在行业
尽管我们对医药行业整体上的判断是:从前是、现在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也一样——医药行业不是个“美妙”的行业;市场需求旺盛,但过度竞争、渠道弊端和政策调控都无法为医药企业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和产业环境,大多数企业在经营上将步履维艰。但在A股市场的医药板块中,仍将可能存在个股资机会。这主要是因为:
●我国医药行业中的细分子行业众多,存在很多壁龛市场;
●医药企业缺少同质性,行业中观因素和政策因素对企业的影响往往各不相同;
●我国医药行业没有完成最初的整合,企业经营形态丰富,为不同经济环境下二级市场的需求提供了投资选择;
●产业认知壁垒和研究成本较高,总存在一些没有被发掘出的企业“故事”和市场低估带来的投资机会。
因此,我们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将相对游离于行业层面,至下而上的寻找医药板块中个股的投资机会。在投资思路上,我们像过去一样,寻找具有明确的长期核心竞争力的公司,这些企业能够突破行业的制约因素,享受行业的需求增长;在对公司的跟踪研究中,我们将继续关注企业自身的经营能力、资源优势和模式创新。我们认为,在竞争如此激烈、并存在体制弊端和政策风险的医药市场中,企业自身经营能力决定一切。
药品价格指数持续走低于零售物价指数
A股医药类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逐年下降,期间费用却居高不下
表一
子行业
大宗原料药
特色原料药
品牌中药
毛利率
2000
26.20%
40.30%
40.60%
2001
25.20%
34.50%
38.00%
2002
25.40%
34.60%
40.70%
2003
26.20%
33.60%
43.30%
2004
19.70%
30.40%
42.90%
营业利润率
2000
7.40%
15.50%
14.90%
2001
8.70%
9.50%
12.50%
2002
8.50%
9.40%
13.70%
2003
9.30%
10.60%
13.50%
2004
3.00%
11.80%
14.40%
期间费用率
2000
13.30%
17.80%
22.30%
2001
14.40%
17.10%
24.20%
2002
14.80%
13.60%
25.30%
2003
14.70%
14.40%
28.50%
2004
13.00%
14.30%
28.50%
表二
子行业
现代中药
保健品
化学制剂药
生物制药
毛利率
2000
64.60%
72.10%
41.20%
46.90%
2001
52.50%
68.80%
54.00%
46.40%
2002
56.60%
70.80%
51.40%
52.00%
2003
54.90%
55.70%
38.90%
46.90%
2004
55.00%
54.30%
39.70%
47.70%
营业利润率
2000
21.10%
12.40%
15.40%
29.30%
2001
13.60%
19.10%
13.90%
24.30%
2002
11.60%
15.40%
12.90%
21.40%
2003
11.70%
11.40%
9.70%
19.90%
2004
9.80%
13.10%
6.10%
13.20%
期间费用率
2000
41.90%
40.90%
22.40%
18.60%
2001
35.30%
49.40%
34.10%
21.90%
2002
40.90%
53.70%
27.60%
23.50%
2003
39.90%
33.60%
27.60%
22.00%
2004
40.30%
35.90%
25.40%
28.20%
表三
子行业
医药流通
综合性制药企业
中小企业板
全行业中间值
毛利率
2000
17.70%
46.10%
42.10%
2001
16.20%
42.80%
46.40%
40.10%
2002
14.60%
37.20%
39.50%
39.50%
2003
13.60%
40.70%
40.00%
39.10%
2004
12.60%
37.50%
43.00%
38.10%
营业利润率
2000
4.40%
6.50%
12.30%
2001
4.40%
7.50%
17.70%
13.20%
2002
3.30%
6.40%
20.60%
11.80%
2003
2.40%
6.90%
18.20%
10.60%
2004
1.40%
4.70%
16.20%
8.90%
期间费用率
2000
11.80%
36.80%
21.80%
2001
11.70%
33.30%
16.70%
23.70%
2002
11.50%
29.50%
18.30%
24.60%
2003
11.10%
32.50%
19.50%
23.00%
2004
11.00%
31.50%
24.50%
24.50%
(据“中金在线”;医药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