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创业板5月1日起才有望正式开启,但投资者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象着创投概念股的未来。一些证券分析机构在策略报告中专门将具备创投概念的医药股列入该行业二季度股票池。生物医药类创投概念股,收获季节真的到了吗?
经历去年底“冬季攻势”后的医药板块,由于估值高企,即便有新医改概念的支撑,近期还是远远跑输大盘,创投概念能使医药板块再现雄风吗?
当纯粹的概念炒作失灵时,究竟哪几只医药股能够真正从创业板的推出中获益?这当中有诸多问题需要从基本面中寻找答案。
新三板独揽创业板风采?
创业板开闸的消息一出,即有风投人士向媒体透露,部分三板企业已经进入创业板上市准备期。
事实上,在创业板开闸一度明朗化的2007年底至2008年上半年,新三板就已经被视为转板创业板的绿色通道,从而逐步受到各地高新技术园区的重视。在2007年底召开的第19届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上,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投融资促进中心一行人专程到会向医药企业介绍新三板。
中国证券业协会代办股份转让信息披露平台显示,截至今年4月7日,已经有北陆医药、星昊医药、金豪制药、诺思兰德等多家高科技生物医药公司在深交所新三板挂牌。
值得注意的是,最早登陆新三板的医药公司北陆药业已经于去年8月完成增资扩股,并借此引入了盈富泰克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这一机构投资者,备战创业板的意图十分明显。
银河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刘彦明向记者表示,依照目前的情况看,符合条件的新三板公司直接转创业板的可能性较大:“合理的市场应该是一个金字塔形的市场,一家三板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可以逐步到创业板、主板上市,面向更为广大的投资者。这种机制的好处,一是需要钱的企业能够及时找到钱,二是有助于保护投资者。”
参股创投有望间接受益
虽然创业板IPO办法要到下个月才开始正式实施,一份名为“创业板候选150强名单”的股票池却已经在市场中广为流传,不少策略分析师亦在不断发布相应的报告。
记者注意到,上述候选名单中共有天普生化、高卓药业、一体医疗、皓天生物在内约16家医药类公司被纳入备选,涉及医疗设备、中西制药、生物制品等多个领域。
据悉,该候选名单中的公司主要来自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深圳、西安等全国8大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不过,上述名单未被官方认可。
兴业证券首席策略研究员张忆东亦在研报中指出,全国50多个高新技术园区中所孵化的部分企业有望成为创业板的首批试点企业,那些主业有安全边界、持有优秀创投公司股权的A股公司有望受益于创业板开闸。不过,由于是间接受益,业绩爆发增长的杠杆效应不明显。
“整体来说,创业板中信息技术公司占比最多,其次便是生物医药类公司。就国内而言,生物医药企业研发比较难,风险也比较大,相比之下,从事体检、护理、口腔医疗等医疗服务的公司机会更大。”张忆东如是向《医药经济报》记者表示。
公开披露的信息显示,医药板块中有多家公司参股创投公司。其中,东阿阿胶2008年三季度报显示其持有鸿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上海亚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20.9%的股权,另参股成都新兴创业投资股份公司10%股份。上海辅仁2007年年报显示其持有上海创新投资有限公司18%的股权,其2008年半年报显示,已经收到上海创新投资有限公司54万元红利。另外,云南白药小幅参股红塔创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不过,有分析指出,此类创投概念股,如果其参股的创投公司质地很差,收益很少甚至没有,预计未来从创投公司取得的收益对于业绩的贡献度可以忽略的,投资者应该予以规避。
隐形创投股待细细挖掘
实际上,除了上述参股创投公司的受益股,另一类医药行业的隐形创投股却在相当低调地迎接收获季节的到来:那些长期涉足风险投资或产业投资,或旗下子公司可能分拆上市的医药公司,将有望直接受益创业板。
以复兴医药为例,其围绕医药主业持续进行广泛的股权投资,如花红药业、重庆药友等,将有望在创业板有所斩获,而中国宝安旗下亦存在符合创业板要求、可分离出来单独上市的生物医药公司。此外,双鹭药业在医药领域的投资也有望因其参股的新三板公司北陆药业转板而受益。(生物谷www.Bi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