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新医改方案颁布时间“相当巧合”,2009年4月,建银国际旗下的医疗保健股权投资基金(下称建银医疗基金)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的备案批文,成为中国首家专注于投资医疗保健产业的股权投资基金。
在日前于郑州举行的“首届中国医药产业投融资高峰论坛”上,建银医疗基金执行总经理许小林公布了这一消息,并透露,他们收到批文的时间恰恰就是新医改方案公布的当天,2009年4月6日。
此前,经国家发改委审核批准的股权投资基金有三批、计十只,资金总规模超过1400亿元。从2008年8月开始,国家发改委一度暂停批准新的股权投资基金。直到2009年4月,国家发改委将此前的“审核制”改为“备案制”,包括建银医疗基金等在内的七只基金因此成为新政的第一批受益者。
建银医疗基金营销副总监陈春柳告诉记者,建银医疗基金由建银国际与同仁医疗产业集团共同管理,预计首期七年、资金规模不超过50亿元人民币,计划投资五个重点方向:制药产业(投资新药、特药、中药)、医疗器械(投资、租赁医疗器械、设备)、医疗机构(组建、改建、管理医院及租用闲置医疗设备)、医疗服务(医药商业物流、电子网络、培训、远程会诊)和康复保健。陈春柳没有透露基金获批后是否已展开实质商业动作。
一些投资机构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建银医疗基金的设立,与新医改,以及新医改之后预期将增速、扩容发展的中国医药市场息息相关。
实际上,建银医疗基金确定的五大投资方向里,多数被认为将从此番中国新医改里获益良多。比如,新药、特药和有专利保护的中药投资类,就同时被出席“首届中国医药产业投融资高峰论坛”软银、联想投资、美国中经合作集团等机构代表所看好。
联想投资高级投资经理刘泽辉表示,他们重点关注治疗糖尿病、肿瘤等特色专科药,和处于研发中后期的新药产品。兰馨亚洲投资集团投资总监杨瑞荣则称,医疗器械的投资和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是其看好的方向。
被普遍认为将在新医改中受冲击最大的医药流通企业,也为投资者们所关注。软银中国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总监赵刚告诉记者,医药流通业的利润不高,但此前高度分散,而此次新医改对药品提出了统一配送的要求,对于投资者而言,目前是很好的介入、整合时机。
至于普药类的生产企业,记者接触到的投资机构大多不感兴趣。赵刚对此的解释是,“普药生产竞争激烈、毛利太低,市场不规范”。亦有投行代表指出,大型优势普药企业在现金流上较为充裕,对外合作条件的“门槛高”,可能也是机构们“却步”的原因所在。(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