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内市场将步入洗牌阶段,未来几年小企业出局,向大企业集中的趋势非常明确。
盘点2009年:表现同步于市场, 四季度经营大幅提升
2009年医药板块表现同步于大盘,市场整体上涨105.6%,医药板块上涨102.8%。受“甲流”驱动,个股可圈可点,板块三、四线股票表现好于一、二线股票,“甲流”概念股表现好于“甲流”实质受益股。
表现最好的是具备催化剂的三、四线股票:
1.“甲流”概念:海王生物、莱茵生物、达安基因、华兰生物;
2.基本药物独家品种:中恒集团、人福科技、马应龙;
3.主要产品价格上涨:星湖科技、浙江医药、新和成、健康元;
4.资产整合题材:华邦制药、太极集团、现代制药、江中药业、片仔癀;
5.股权激励:武汉健民、昆明制药、华海药业、海翔药业;
6.业绩增速超预期:仁和药业、康美药业、东阿阿胶。而云南白药、恒瑞医药、华东医药、国药股份、一致药业、海正药业等龙头公司从一年的角度看,相对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涨幅滞后,但也有阶段性大幅跑赢大盘和行业指数的表现。这和今年A股市场小盘股表现活跃,远超大盘股的市场风格有关,从另一角度也为2010年业绩增速大大超越中小企业的龙头公司股价留下了更多空间。
考查医药制造业、工业企业和下游消费品数据,2009年1~11月医药制造业收入增速跃居消费品行业第一,收入增长21.3%,远远好于整体工业收入增长7.1%;而医药制造业盈利增长25.3%,远远好于整体工业利润总额增长7.8%。
2009年医药制造业收入和利润增长数据呈现U形回升,2009年1~2月、3~5月增速回落,而6~8月、9~11月增速回升。特别是9~11月份,收入增速环比6~8月回升11.6个百分点至29.4%,税前利润增速环比6~8月大幅回升36个百分点至49.6%。数据背后反映出医药行业在健康运行,医改推动需求继续扩容。
2009年是医药行业产业环境最好的一年,政府加大医疗保障投入和公共卫生投入拉动了医疗卫生的真实需求,医改对我国医药行业的影响是长期而渐进的,总体对行业运行非常有利,需求扩容毋庸置疑,供给层面有利于优胜劣汰、大企业胜出。
展望2010年:步入洗牌阶段,龙头企业增长加速
政府加快推进基本药物制度,确保2010年在60%的基层医疗机构顺利实施。
2009年12月下旬,中央召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李克强副总理强调,加快基本药物制度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逐步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确保今明两年在60%的基层医疗机构顺利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使基本药物制度的各项政策尽快取得实效,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开标:各省已经根据卫生部精神陆续在推出招标采购文件,并且已经开始基本药物基层版招标采购报价,工作进行中。湖南省是2009年11月16日发布的招标采购公告,根据我们的了解,各省都在进行中。基本药物招标直接面向生产企业,此次和以往以医药商业企业招标为主不同,减少中间环节,医药商业企业在基本药物中完全定位为物流服务商。中标药品基层医疗机构实行零差率,也就是进价多少,医院卖出价格也是多少,直接减少老百姓购药成本,零加价减少的医院收益由政府补贴。湖南省2010年1月31日前中标的产品必须到达首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基本医疗机构,也就是终端,开始销售基本药物,速度似乎远快于我们预期。
基本药物独家品种价涨量升,龙头企业2010年业绩确定:我们预期基本药物销量上升会在2010年2~3季度,下半年的量增应该能够清晰表现,对股价有很正面的支持,而独家品种销量将大幅上升。已有多个独家品种提高出厂价(云南白药膏出厂价涨30%,妇科千金片出厂价涨10%,马应龙痔疮膏出厂价涨22%,复方丹参滴丸出厂价涨5%,预计还有多个独家品种价格提升),为2010年业绩增长提供保障。
2010年国内市场将步入洗牌阶段,未来几年小企业出局,向大企业集中的趋势非常明确;基本药物独家品种、新纳入医保品种为优势企业提供了政策机会,产品将大幅放量;仿制药企业国际产业升级也进入收获期。我们预期2010~2012年行业龙头企业将获得快速增长,其中2011年是大增长年,增速从20%~30%提升至30%~100%,远快于整体医药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