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情倒逼三七价格疯涨
记者从民政部救灾司获悉,2009年秋季以来,中国西南地区降雨少、来水少、蓄水少、气温高、蒸发大,致使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区、市)遭受旱灾,特别是云南发生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秋、冬、春连旱,导致工农业生产受损严重。
在此条件下,云南省所产的大米、三七、玫瑰花甚至乌龙茶等商品的价格出现暴涨。据记者了解,普遍应用的中药材三七更是成为炒作资金的绝佳目标,价格涨幅居于中药材首位。
据业内人士介绍,三七之所以领涨所有药材,主要是因为全球三七超过97%的产量集中于云南省文山州,此次受灾情况严重,外界一度谣传绝收。而且三七作为常用中药是需求量极大的品种,大型药厂每年的需求近千吨,这对不足万吨的三七产量而言,市场的心理迅速变化可以理解。
种苗受灾,成熟三七大幅减持,记者注意到一年前均价仅百余元每公斤的三七近期的价格出现了暴涨。据文山三七特产局统计,自3月1日至15日,30头三七的每公斤价格已经从336元暴涨至384元,20头三七每公斤价格从420元暴涨至560元。
“这个价格现在你在交易中心根本买不到。如果我拿回昆明卖,30头的起码卖580元每公斤,15头的最少可以卖到1200元每公斤。”一位昆明赶来的胡姓药商向记者透露。三七特产局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三七一天一个价,30头的三七现在每公斤价格已经上涨至450元左右。
康美到底囤了多少三七?
康美药业的广告曾在中央台连续播出,与之前成名的方式不同,近日多家媒体报道,康美药业连续两年大幅买入三七,目前库存达2000吨,平均成本仅200元,就目前价格计算,获利已超4亿元。
记者多方求证,文山县当地主管单位和药材企业口径较为一致,康美药业在2008年及2009年累计囤积三七近2000吨,成本仅为100多元,如此计算,在此轮三七价格暴涨中,康美药业的获利或已超过8亿元。
为了验证消息,记者多次联系康美药业董秘办公室,结果包括康美药业总机在内的多部电话长期处于占线状态。
康美药业位于广东省普宁市的一家药品门市部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该门市部最近不卖三七了,主营产品改为养生品。“公司电话最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老占线,可能是打电话的人太多了。”该工作人员最后说。
康美药业近期在安徽亳州豪掷15亿元建设国际中药城,在业内人士眼中是其向产业上下游发展的佐证,多家机构将此视为利好。结合近期市场对于康美药业库存巨量三七的预期,康美药业的股价也出现了起伏。据Wind统计,3月15日至25日,康美药业的涨幅达到了8.36%,而同期申万中药板块的涨幅仅为1.86%。
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表示,旱灾对成苗后的三七危害较小,但是由于三七是三年生植物,而且对种植土壤要求较高,未成苗的三七严重受灾将导致三七价格短期内难以回落。康美药业囤积三七肯定不是出于对旱灾的预期,而是因为近几年中药材的价格一直在稳步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