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链接:科技部发布“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
科技部28日发布《“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表示将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十二五”期间我国生物技术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推动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产业快速崛起。
《规划》指出,至2015年,我国生物产业整体布局将基本形成,力争推动生物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生物技术人力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一,生物产业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
生物医药是重点
五大类产品将成为产业发展重点,包括生物医药技术及产品、生物农业技术及产品、生物制造技术及产品、生物能源技术及产品、生物环保技术及产品。
其中,生物医药技术及产品将针对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突破临床诊断、预测预警、疫苗研发和临床救治等关键技术,研制新型诊断试剂和新型疫苗,有效降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的新发感染率和病死率。
《规划》表示,将建立疫苗和抗体的大规模和快速反应生产新技术、系统的疫苗效果及质量评价技术体系、人源化抗体构建及优化技术;对传统疫苗进行改造增效,针对新发、再发重大传染病和多发感染性疾病研制新疫苗和抗体药物;针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重大非感染性疾病,研制治疗性疫苗和抗体药物。
此外,12项核心关键生物技术将成为“十二五”期间突破重点。包括“组学”技术、合成生物学技术、生物信息技术、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技术、基因治疗与细胞治疗技术、分子分型与个体化诊疗技术、生物芯片与生物影像技术、生物过程工程技术、生物催化工程技术、药靶发现与药物分子设计技术、动植物品种设计技术和生物安全关键技术。
加大财政投入
为保障以上目标实现,《规划》强调,将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增加中央财政投入,创新支持方式。整合政府科技计划(基金)和科研基础条件建设等资金,加大财政对生物技术及产业的支持力度。
将制定完善的税收支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建立适应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制度,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鼓励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生物技术领域创业投资。同时,促进产学研结合,促进生物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建立良好的激励制度;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模式,扩大国际与地区合作。
《规划》指出,当前,生物技术正在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全球生物产业的销售额每5年翻一番,年增长率高达30%,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10倍,生物产业已成为增长最快的经济领域。
截至2010年底,全球(主要是美国、加拿大、欧洲和澳大利亚)约有生物技术企业4700多家,其中上市生物技术公司622家。上市生物技术公司总收入846亿美元,研发投入228亿美元,净盈利47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30%。
我国2009年生物产业产值达1.4万亿元人民币左右,其中医药产业产值为10381亿元,生物农业约1200亿元,生物制造约1800亿元,生物能源约280亿元。2010年我国生物产业产值超过1.5万亿元。
生物制药行业投资分析:研发制胜“重磅”出击
受益于“十二五”生物产业规划和生物研发加速,我国生物制药产业将维持高景气发展。随着化学制药研发遇到瓶颈和生物科技的迅猛发展,生物制药已成为医药产业中发展最快、活力最强和技术含量最高的领域,在全球医药产业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我国生物制药与国外差距不大,目前发展迅速,每四年便翻一番。随着“十二五”生物产业规划启动、生物研发加速和医药内需扩大,尤其是我国哺乳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平台的建立,以及单抗、长效蛋白和干细胞的产业化,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即将来临。
看好单抗、疫苗、重组蛋白和干细胞四个子行业,建议关注单抗、新型疫苗和长效蛋白三类产品。
基因工程药物是“重磅炸弹”的集散地。基因工程药物由单抗、新型疫苗和重组蛋白组成,“重磅炸弹”率高达30%,“超级重磅炸弹”占全部医药的44%。基因工程药物已占全球生物制药市场的76%,具备高成长、高市场潜力、高壁垒、高回报等与TMT行业极为相似的特征,也将与TMT行业一样出现跨越式增长。我国基因工程药物96年至08年的复合增速高达49%,平均毛利率高于80%。
单抗:“领头羊”,开辟蓝海市场。单抗是具有高度靶向性的“生物导弹”,在肿瘤等多种疾病治疗中具有突出优势,已进入蓝海市场。单抗位于生物制药Nature/pyramid/Index.html">金字塔的顶端,具有最高的成长性、市场潜力、进入壁垒和“重磅炸弹”率,同类竞争少可保持高毛利率。国内单抗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小,目前是发展的有利时机,研发高潮即将来临。
疫苗:行业维持高景气度,新型疫苗和治疗性疫苗是发展方向。受益于一系列疫苗行业政策,我国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市场均在高速发展,06年至09年疫苗市场CAGR达42%。受益于医疗模式转变、政策扶持和新产品上市,预计未来几年疫苗行业将持续高速发展。当前二类疫苗是市场主体,流感疫苗、狂犬疫苗和乙肝疫苗等迅速崛起。新型疫苗和治疗性疫苗是未来发展方向,宫颈癌等癌症疫苗、肺炎疫苗、治疗性乙肝疫苗、治疗性艾滋病疫苗等陆续进入临床,备受市场关注。
重组蛋白:稳步发展,加速向长效蛋白进发。以EPO、重组胰岛素、重组干扰素、重组生长激素和凝血因子等品种为主,具有其他药物无法取代的疗效,市场空间巨大。当前我国重组蛋白市场稳步发展,复合增速约为25%。
随着长效蛋白陆续上市,将加速重组蛋白市场的新一轮扩张。常规类蛋白中,重组生长激素仍有巨大的成长空间,由国产产品占据市场主体;重组干扰素和重组胰岛素竞争激烈,由进口产品占据市场主体,国产产品市场份额逐渐上升。长效蛋白已占据我国重组蛋白市场主体且份额逐渐上升,盈利水平明显高于常规蛋白,但主要被进口产品占据。目前国内企业正在加速研发长效蛋白。
行业估值已趋于底部回升,“十二五”生物产业规划驱动估值修复。建议关注行业趋势突出、研发能力强、产品线优秀的企业:长春高新、华兰生物、智飞生物、迪安诊断、ST中源。
单抗:建议关注中信国健(兰生股份参股公司)。中信国健为单抗行业领军企业,研发优势突出,产品储备丰富,可能成长为中国的基因泰克。
疫苗:建议关注华兰生物、智飞生物。华兰生物作为血液制品领军企业,具有领先行业的浆源拓展力和最为丰富的产品线,重庆子公司有投产预期,血液制品行业供不应求局势和行业整合趋势,公司有望从中受益;疫苗业务长期看好。智飞生物具有疫苗行业最完善的销售网络,在疫苗研发同质化严重的形势下,完善的销售网络便尤其重要;公司研发实力逐渐加强,自主产品储备丰富;2012年新产品获批在即,业绩可能大幅增长。
重组蛋白:建议关注长春高新。长春高新的利润增长点有望陆续展开,主要体现在两个重磅新药(长效生长激素和重组人卵泡激素)可能投产,人用狂犬疫苗恢复批签发。公司研发实力国内领先,储备产品丰富,甲肝疫苗和艾塞那肽值得期待。公司利空因素基本出尽,诉讼费用和狂犬疫苗亏损基本止损在2011年。
其他:建议关注迪安诊断、ST中源。迪安诊断为国内独立诊断服务领军企业,研发实力强,市场空间广阔;“服务+产品”商业模式领先,利于公司外延式扩张;募投项目和医改驱动,加速公司成长。ST中源为干细胞行业龙头企业,脐血干细胞储存行业尚在起步期,公司占我国70%以上的市场份额,市场潜力大;外延式扩张值得期待,收购和泽生物的定向增发将大力开拓公司的干细胞库版图;干细胞行业的后续发展值得长期关注。
风险提示:新产品上市低于预期;行业政策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