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全球最大的家族制药企业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宣布,将投资7000万欧元用以扩建其在上海张江地区的生产工厂。
销售中心、研发中心、现在轮到生产中心——随着全产业链“迁华潮”的出现,跨国药企开始把目标对准中国的基层医疗市场。
类似的扩建正在频繁地发生在它的跨国同行身上。10月中旬,英国制药巨头阿斯利康斥资2亿美元,在江苏泰州投资建设在华最大的独立生产基地。GE医疗今年甚至还将X线产品业务总部移至北京,以加大在中国基层市场上的拓展力度。
收购、合资等“曲线”建立生产基地的方式,也成为今年外资药企在华的一大潮流。6月份,海正药业与辉瑞制药协议成立合资公司,此后,先声药业与默沙东、复星医药与瑞士龙沙紧随其后,分别在8月与9月份宣布成立合资公司。
葛兰素史克(GSK)则在8月份斥资2400万英镑买下了此前与海王生物的合资工厂,作为其在华疫苗的主要生产基地。GSK一位负责人称,这是GSK在华最重要的疫苗产品之一,此后该工厂将成为GSK在亚洲地区的疫苗供应中心。
这一切都表明,外资药企不再简单考虑如何把国际畅销药带进中国销售,而是需要研发适合中国与亚洲的药物,并大幅扩张在华的产能。这背后则是广阔的基层医疗市场对跨国药企的吸引力。
飞利浦集团早在2009年底斥资逾3亿元在苏州打造的医疗影像基地,目前已成为其全球医疗影像设备的销售、研发与制造中心之一。飞利浦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孔祥辉此前告诉本报记者,之所以把全球的研发、生产部门同步迁华,是基于产品开发要以中国市场需求为导向,比如瞄准中国基层市场,开发中低端的医疗影像设备。
中国医药市场在外资药企全球版图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2010年,中国以21.9%的增长率位列世界各国药品市场增速之首,远远高出世界药品市场4.2%的总体增长率。而据IMS预测,2010年至2015年,中国医药市场仍将维持高达20.1%的复合增长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条件的提升,更多的高质量医疗需求不断向中小城市甚至基层延伸。
在全球专利药到期、仿制药大量涌现的背景下,在规模、成本等诸多优势的中国占据一席之地,显然也是一条良策。(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