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已经过去,迎来了“世界末日”2012,2012年,医药板块碌碌无为了一年之后,新的一年何去何从?把元旦期间的一些思考、收获与大家分享。
三年新医改收官,不一样的年终总结:导致2011年医药板块表现不佳的原因有很多,我们认为其中最重要一条是:药品招标机制变化导致的降价(政策面)对行业利润增长(基本面)预期(投资面)的扭转。由此我们看到的结果就是估值业绩双杀,投资面唯一的标的方向就是“非药”。所以要对去年医药板块加以总结,政策面的总结必不可少。这一点我们是站在资本市场的角度考虑,其实从行业面看也是如此,因为2011年是三年新医改的收官之年,也非常有必要对三年的政策加以总结。非常幸运的是很多业内的研究人员都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假期期间得以读了很多医药行业方面总结性的文章,我们比较推荐《新世纪(002280)周刊》的专题报道。我们虽然并不完全认同作者的观点,但周刊确实提供了对安徽招标模式不一样的思考,其中调查的深度也值得行业研究员学习和反思。
2012年行业政策面依然存在变数:这一点我们在年度策略报告里面已经做了详细的阐述,再次推荐一遍。我们有两个逻辑:
(1)决定收入的政策在收紧:医保控费是未来的必然方向,结合总理对“医改进入深水区”的指示,明年政策的着力点将由药价转向医院。我们判断以县级医院为主题的公立医院改革将全面展开,总额预付、按病种收费、取消0差价……试点性政策会陆续冲击眼球。这些政策整体上会压制消费增速,但可能有结构性机会。
(2)决定利润的政策会放松:如果去年是基药招标年,那么今年就是医保招标年。陆续展开的各地医保目录招标是否会延续基药招标方案,这是2012年最大的不确定性。从我们的判断来看,医保目录价格会降,但不会达到基药的水平。如果县级医院改革全面推进顺利的话,医保目录价格调整会以“安徽政策(修正版)”的形式出现,考虑质量以均价中标可能会取代最低价中标政策。如果与我们判断一致的话,利润的悲观增长情况就不会发生,对行业健康发展是好事。但是个别省份出现悲观情况的局面无法排除。
投资观点?年前医药指数创出了新低,到了2009年三季度的水平。投资者都在问,考虑到所有的可能政策是不是已经过头了?医药毕竟是确定性的需求增长!我们的看法:2010、2011年板块都有18%的业绩增长,同样的股价意味着今年的估值是2009年三季度的7折。如果预测2012年板块有20%以上的业绩增长(我们是这样预测的),现在当然是长线买点。至于是否买的舒服,这要看投资的偏好了。我们做了一个统计(应该是独家的数据),医药板块有研究覆盖的且财务数据连续正常的公司有60多家,目前有30%的公司估值低于2008年最低股价的估值水平。例如双鹤、科华、国药、复星、双鹭、康缘……,可能这些公司因为各种原因估值便宜了也不足以吸引你的注意力。但海正、恒瑞、白药这些公司与08年的低点也只有30%的差距了,如果从一年的角度看即便现在不是最低点但也不远了。一点信心:2008年10几倍估值的个股例如人福、江中、中恒、华东、天士力(600535)、益佰……很多都冲到了30倍,有些现在还在那个高度停留。
元旦有趣的事情推荐:一是一位有才的医药研究员做的两首诗,对2011板块个股表现及热点进行了汇总,通俗诙谐有理有据;二是东方卫视做了两期医患关系的报道,院长、患者、医药代表、医生、律师、记者……,精彩!两者都有启发,感兴趣的投资者可搜集相关资料。(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