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海虹控股
昨日,沪深两市双双重挫,但海虹控股(000503.SZ)却大涨3.46%,截至收盘报14.95元/股,自去年7月17日的5.34元/股累计上涨近200%,创出五年来新高。然后,公司的业绩却长期低迷,去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只有324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0039元,对应市盈率达2875倍,总市值达134亿元。
虽然公司上市二十年来一直忙于转型,但几乎从未成功,然而股价却被一再炒作。这一次,海虹控股再转型为医保服务。
老股“第二春”
提到海虹控股,很多2006年以后进入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或许并不清楚这个公司是做什么的,但是提到联众游戏,很多人都知道。当年有着“国内网游第一股”之称的海虹控股,曾在1999年著名的“5.19”行情中,因股价狂飙而红极一时。
从去年中期开始,海虹控股股价有老树发新芽之势,从去年7月17日的低点5.34元到昨日收盘的14.95元,累计涨幅近200%.即便如此,目前市场依旧有不少投资者继续看好海虹控股。有投资者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海虹发展的医药福利管理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是一片蓝海。
知名医疗行业私募投资基金经理姜广策则对记者称,海虹控股本是他在招商银行发的那期医疗基金中的第一重仓股。按照他当时的投资逻辑,政府在降低应付支出,扩大收入方面的动力和干劲是非常足的,因此凡能帮助政府达到此类目的的业务都是值得关注的。医药板块中目前只有海虹控股在做此类尝试,即其计划开展的医药福利管理业务将通过改进医药产业链中的低效环节,协助提高医保管理效率,优化医疗质量,提高医疗安全性并降低医疗成本。
盈利模式为何?
去年12月29日,海虹控股公告称,公司借鉴吸收战略合作伙伴——美国ESI集团在北美运营的成熟模式,成功开发了医保基金智能管理平台,以此为切入点在中国推进医疗福利管理业务。医保基金智能管理平台是面向医疗保险基金管理部门设计的智能系统,旨在加强医保审核效率和客观性、提高医保基金管理水平、实现更有效的医疗行为监督和医保合理控费。
去年12月28日公司与广东省广州市医疗保险服务管理局正式签署了《广州市医保智能审核管理平台共建协议》,双方开始通过合作共建方式完成医保智能审核管理平台的有关项目建设。公司已在全国7个省份的10 个地市就公司新业务的试点及推进签署了相关协议。公司认为医疗福利管理业务的推进将对公司的业务架构、主营业务收入及利润产生长远而积极的影响。
对此,上海一位私募负责人对记者称,公司本次杀入医保行业,或许是一个比较成功的盈利模式。(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