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医疗投资
6月14日,波士顿咨询发布了《投资中国医疗服务行业》报告,该报告显示,高端医疗、私立专科连锁,将是中国医疗市场迎来的第一波投资浪潮。
对于富人而言,对健康的需求远不止于"病急乱投医"。
数据显示,2012年末,中国私人财富市场的个人持有可投资资产总量和高净值人群规模较2008年年底已经翻番,预计2013年这一规模将达92万亿元,高净值人群规模也将达84万人。
所谓高端医疗,有专家将其定义为向高端人群提供服务的医疗,而高端人群则以高收入、高保障、高社会阶层和高标准为主要特征,此类人群更加关注服务质量、私密性和就医环境等。
高端人群规模扩大、高端医疗服务机构迅速发展、高端医疗保险产品日益丰富等,都推动了高端医疗市场的不断扩大。
不久前,第二届京交会"国际医疗服务板块"也传出观点称, 一个巨大的高端医疗保险市场亟待开发。
钱在变向
中国医疗市场的投资,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亦在不断出现变化。据波士顿咨询合伙人吴淳博士分析,从2003年到2012年来看,PE/VC的主要投资目标停留在体检、齿科、妇检、眼科、肿瘤等方面,几乎是在几个扎堆的点进行投资。
而未来,PE/VC这一投资兴趣将发生改变。
事实上,中国医疗服务市场在过去的10年中,呈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从2004年到2011年,增长幅度几乎达18%~19%,2012年,增幅依然达到19%。但整个医疗服务市场仍以公立医院为主。
在整个医疗市场来说,虽然仍然以公立医院为主,但近几年,民营医院在数量方面出现了大幅增长,达30%~35%左右。但如果用床位数分析整个医疗市场,公立医院的床位数占90%左右。
在医改进入深水区之前,国家有关政策鼓励民营资本进入,58号文提到2015年的医疗服务要求,希望民营医院的床位数占到20%,业务量占到20%。
"这个理解是什么?如果2011年是9%,这里面私立医院所占的增长是20%,至少在五年之间这个平均增长率控制在32%。这里面很多时候是要靠增量的,所以对于大部分投资者来说这一块是很好的机遇。同时伴随着政府的政策调整,各方面的一些投资机构是持有预期的。"吴淳认为。
而未来,随着政策的鼓励,和医改中对现有医疗资源的重新规划,高端医疗、私立专科连锁,将是中国医疗市场迎来的第一波投资浪潮。
市场诱人
今年4月3日,广州南沙新区分别与7家医疗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将提高南沙高端医疗产业运营效率和效益,促进南沙医疗事业的发展。据悉,南沙正力争在未来5到10年内,建成世界一流的高端医疗产业中心。
与南沙签约的机构包括中国医院协会、北京协和医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广东奥园养生科技有限公司、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迪美泰数字医学技术有限公司。
此前,南沙还与香港创鸿亚太投资公司签约,联手建立国际康复及肿瘤防治中心。此项目计划投资6亿元人民币,分两期完成门诊、住院、医学研究、教学培训、后勤辅助、康复公寓、生活配套、绿化建设为一体的现代医疗康复综合机构,以此树立粤港高端医疗产业合作的典范。
据南沙项目相关人员介绍,高端医疗服务产业作为旅游及健康休闲产业,是南沙重点发展五大主导产业之一。南沙将致力于搭建高端医疗发展战略平台、打造先进医疗服务产业集群和构建医药科研综合创新引擎,计划5年内建设2至3家高端综合性医疗机构,8至10家专科医疗机构,并引进数家知名医学院校、科研单位和知名医疗器械、生物制药企业及高端商务配套综合服务体等入驻,打造国际一流的专业化医药会展中心等。
据广州市南沙区委书记丁红都透露,南沙正迎来大规模投资建设期,预计未来15年,南沙新区开发建设总投资规模将超过1.5万亿人民币。
几乎在同时,上海也开始对高端医疗有所关注。
上海市卫生局副巡视员许速4月2日在上海医疗保健旅游大会上表示,上海高端医疗空间是巨大的,目前这部分空间还没有开发。
2011年,上海市发改委调研显示,按照上海市高端收入人群人均医疗消费金额估算,目前上海高端医疗潜在的市场规模在110亿左右。许速认为,上述预估是保守、甚至不全面的,预计到2015年,上海高端医疗市场将接近165~185亿元,考虑到长三角和国内其他地区来沪就医的高收入人群,市场容量将会超过300亿。
然而,与庞大的高端医疗服务需求相比较,上海高端医疗服务供给相对滞后,很大部分高端医疗服务需求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释放。许速指出,到2010年,公立医院特需业务收入,加上中外合资收入仅仅是40亿元左右。
据介绍,国内高端医疗消费群体最早主要是各类在华工作的外籍员工及其家属。而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包括企业高管、私营企业主、演艺明星、精英人士等在内的高收入群体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进而带来对高端医疗服务的需求。
据国内多家主流保险机构高端医疗负责人的预测,全国每年约有3000万~4000万人有高端医疗服务的需求。
政策支持
目前,国内高端医疗服务的提供主体分别为高端综合医院、高端专科医院和公立医院的高端服务部门。近年来,三类医疗机构在发展高端医疗服务方面日趋成熟和完善。
从高端服务做得稍好一些的机构来看,首先对资本回报需求不是短期的,不是第一桶金第二桶金紧着攫取的那类。对人才培养的考虑也是长远的,不是靠广告、靠游医去忽悠。这样的机构用的是全职医生,不用兼职的医生,有长远的战略考虑。
做高端,投资主体要优质。比如美国的梅奥集团等,他们中大多是私立医院,实际上由各种非营利基金包括政府基金的投入,成功进行资本运作,宗旨就是为民众服务,也只有这样,他们的发展才可能好。
高端医疗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即便还有各种不足,比如面对金钱时的偶有失态,也只是社会对金钱的媚态在医疗领域的一个反应而已。
做基本医疗也罢,做高端医疗也罢,归根结底,都要回归到医学伦理的基本准则,要坚守普世价值。不然,高端服务难免会跌入低俗的泥淖。
"高端",既是技术概念,也是经济概念,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个角度来理解。
目前国内的高端医疗,即使所谓做得最好的,也只能说是服务上的高端,技术上谈不上高端,因为系统支持达不到高端。基础能力达不到,仅是附加服务多,这样的高端服务也就没太大价值。
如此一来,政府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4月7日,2013博鳌亚洲上,我国首个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战略规划出台。记者获悉,国家为海南省量身定做了9条高含金量政策,鼓励其发展保健养生与医学治疗相结合的国际医疗旅游产业集聚区。
值得注意的是,该区将享受医药卫生、土地、投融资及对外开放多方面优惠,其中,加快医械和药品进口注册审批、适当降低部分医械和药品进口关税、适当放宽境外医师执业时间、允许境外资本独资举办医疗机构以及允许申报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等政策吸引眼球。
业内认为,海南的试水,让看好中国高端医疗市场的企业看到了新的可能。(生物谷Bioon.com)
(责任编辑:lili.z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