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即便是在相对透明的二级市场,创业板生物医药上市公司估值仍显疯狂。“投资人看好的是未来,而未来是最难以判断的。一种常见的盲目是,根据过去几年的发展就断定,行业的高速发展没有限制。”王健说。
招商证券资料显示,在全球制药企业集中的多个国家,制药指数相对大盘已呈现显著的折价。日本从2009年底开始,折价率一直处于100%的惨淡境地;美国则还未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折价率在40%左右徘徊;印度自实施基层医疗体系和政策降价以来,去年开始亦陷入70%左右的折价深渊。而近两年来,中国的制药板块则一直在50%的溢价水平上下波动。
尽管受益于政府财政的持续投资,但医药行业今年的基本面并不理想,从国家发改委1~5月的医药行业运行数据来看,医药行业主营业务收入5740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8.9%,利润总额完成542亿元,同比增长18.5%。
“与去年同期相比,销售收入小幅增长,但利润增幅却急剧下降19个百分点,预计今年全年的利润增幅只有15%~16%。”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招商证券首席医药分析师李珊珊研究发现,医药企业首发PE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当时所处的行情和公司所在的细分领域,而与公司成长性的联系并不显著。“正所谓干得好不如命好,命不好就要干得好,当然命好又干得好就是最好啦。”李珊珊调侃说。
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表示,优质制药企业的收购成本正在变得越来越高。因此复星医药开始将投资的重心逐渐转向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领域。他透露,公司去年与美中互利合资共推和睦家医疗后,又收购了一家肿瘤医院。(爱宝网http://www.aibaoy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