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贸易投资总署发布的2006~2007财年对英投资报告显示: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包括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公司等在内的多家中国药企赴英投资或扩大已有的投资规模。同时,迈瑞又在英国伦敦建立了其欧洲总部,开展市场营销及售后服务。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增加海外投资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表现;但是,无论对于中药企业,还是医疗器械企业,海外市场所能带来的收益与风险都同时存在,海外扩张无论是形式还是路径都并不明确。如何厘清海外市场的份量?如何清晰海外扩张的方式?除了价格优势,还有什么可依赖的竞争力?这些仍是亟待解答的疑问。 专家认为,具备优势产品、赢得资本青睐、拓展海外市场,是大部分中国医械企业在面对“出海”诱惑时必须具备的条件;而渐宽的海外市场渠道、准确的市场定位、取得认证跨过进入门槛,然后运作资本力量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则是部分取得一些进展的中国医械企业的经验之谈。 走出去的动力 首先,在个别细分市场领域已经成为龙头,产品优势已经显现,这使得医械企业有了海外扩张的基础。医疗器械行业产品品种繁多,并涉及多个技术交叉领域,生产规模大小不一。大型、高端医疗器械产品一般是小批量、多品种经营,但技术含量高,更新换代快;小型、常规医疗器械产品通常是大批量生产,但技术含量低。 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在中低端品种上拥有比较优势。比如万东医疗在中低端X线机,新华医疗在消毒灭菌设备市场上,都占据50%以上的市场份额。国产设备具有较好的性价比。东软股份在国内的数字医疗市场上占有优势,威尔科技在妇科医疗器械领域排名前列,而迈瑞则在监护仪领域一举打破了跨国药企的垄断性优势。 其次,资本的驱动力在医疗器械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迈瑞早在1997年就从风险投资华登国际那里获得了资金,此后,多种资本的注入除了帮助迈瑞调整公司结构外,更重要的是使迈瑞的发展进入了快行道——2000年以来,迈瑞的销售额以年均50%、净利润100%的速度增长;2006年迈瑞生物登陆美国纽交所,融资2.7亿美元,总市值超过38亿美元。 再次,进军海外市场在企业战略中的地位变得更加显著。2006年,迈瑞的总营收为15.15亿元人民币,其中,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分别约占51%和49%,基本持平。与 2005年相比,国内市场增长24.3%,国际市场则增长62.9%。业内人士分析:“海外市场的容量非常大,美国和欧洲共占据全球医疗设备使用量的70%,而中国则只占全球的5%左右,更大的市场绝对在海外,问题在于你的产品是否能在海外市场上站稳。” 优势与风险 国内医械企业进军海外最大的优势显然是产品的性价比。目前,国内医疗器械企业有近万家,其中80%是中小型企业,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但操作灵活,在成本价格上具有明显优势,因而在很多品种上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包括常规的医院设备,比如消毒灭菌设备、透析设备,以及中低端放射治疗设备。 从过去8年的经营数据来看,医疗器械行业收入和利润平均增速为28%和41%,远高于医药工业19%、21%的收入和利润增速。主要的增长来源于中国医械市场“填补空白”和“升级换代”的需求,这是保证国内医械企业在中低端市场占据优势的缘由。 欧美市场的认证是医械出海最主要的门槛,但是,相较于制剂产品的举步维艰,医械认证已经走在了前面。迈瑞公司的人士介绍:早在2000年,迈瑞首先选择通过欧洲的体系认证,进入欧洲市场。相较于美国市场的逐一认证,欧洲市场的体系认证相对要容易些。2000年,其出口总额为100万美元,而截至2006年末,其出口总额已达到9400万美元,其中,监护仪的出口额就为3800万美元。据中国海关2006年底的出口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出口100台监护仪,就有65台是迈瑞的产品。 但是,目前医械企业的产品在海外市场基本上是由当地经销商代理的,因此经销商的状况直接决定着设备的销路。此外,国际市场对中国产品的信任度仍然有待提高。比如在中东国家,他们在招标中会首选美国企业,其次是日、韩,中国产品的优先级还比较低。(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