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耳声发射信号的构成
诱发耳声发射信号在外耳道内的构成可以用图1的模型来近似表示。
G1表示声信号经外耳和中耳的传递函数,其中包括外耳道、鼓膜及听骨链的响应;G2表示声能在听觉传导通路中的反射;L(t)表示刺激声经过听觉通路的传播、反射后在外耳道内的响应信号,即刺激伪迹;NL与NL(t)表示刺激声诱发的耳蜗响应,即耳声发射信号;N(t)表示外耳道内的随机噪声,R(t)表示耳道内的信号。R(t)可以表示为:
R(t)=L(t)+NL(t)+N(t)
由于耳声发射信号强度非常低,一般不超过20dB SPL,所以在诱发的耳声发射信号中刺激伪迹占了很大比例,在OAEs测量中,必须对刺激伪迹进行有效的抑制。
3 伪迹消除的方案
在听力正常的情况下,TEOAEs(Transient-Evoked Otoacustic Emissions,瞬态诱发耳声发射)相对于刺激信号的延迟时间为3~5ms,持续时间为15 ms左右。TEOAEs的频率成分与刺激信号的构成有很大关系。TEOAEs的潜伏期与频率有关,在时间上高频成分出现在先,低频成分出现在后。根据英国学者Kmep的报道:5 000Hz的TEOAEs的潜伏期为4ms,而500 Hz的信号潜伏期则在12 ms左右,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不同频率的行波在基底膜上行走的距离不等。刺激声强度对TEOAEs的波形和幅度也有一定的影响,高刺激强度时可以得到 OAEs更宽的频率范围。随着刺激强度的降低,OAEs的能量越来越窄地集中到几个接近自发耳声发射的频率上。用较高刺激强度可以得到耳蜗更全面的信息,但也相应增加了刺激伪迹(外耳道及中耳道对刺激声的直接反射)的强度与持续时间。所以,在TEOAEs检测时需要对刺激伪迹进行消除。其相关系数如图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