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无法在医疗器械的研发周期中投入适当的资金和人力,那么,往往会使新产品的开发周期延长,延误新产品上市的时间,导致新产品的收益不能及时回归,将影响到下一只新产品研发资金的投入,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医疗器械市场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资金的聚集模式需要进行重新评估。近期,Global Data研究机构以世界第一大医疗器械市场——美国作为重要例子,阐述了美国未来募集研发资金的趋势。
虽然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在不断的扩大,但全球金融危机仍给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活动带来巨大的冲击,而新型医疗器械产品和技术的研发正是生物医学领域受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Global Data研究机构一位专家的研究报告显示,一个行业如果缺乏研发资金,那么,对整个行业造成的影响将会在一定的时期内显现。
企业是研发投入的主力
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各种性质的研究机构和企业是新医疗器械产品的主要开发者,而研发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的支持以及企业的投入。然而,近期美国政府和企业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双方对于医疗器械产品研发投入的经费已经大幅度削减。
医疗器械研究基地主要在企业自身的研发中心、大专院校和政府的科研机构。在过去的10年里,对于新兴的医疗技术,有超过60%来源于刚成立不久的中小型企业的研发和大专院校的研究。
2008年,美国在对医疗器械研发这一活动的分析中发现,超过70%的研发来自于企业,其次为大学院校(占13%),最后为美国政府研究机构(占7%,这其中有很大成分是与国防相关项目的研发)。
【提示:生物谷启用新域名www.bioon.net】
在美国,许多大学院校的研究机构在对新技术或新产品研发到相对成熟阶段后,将凭此成立公司,而成立这些公司主要的资金来源于私人向银行贷款、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和行业中的集资等。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美国企业对研发投入的资金占整个美国研发资金的67%,而美国政府和其他研究机构占28%。
在医疗器械研究领域,2007年,企业仍然是研发资金的主要投入者,其投入的资金占该领域总研发资金的57%,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NIH)的资金占27%,其他政府机构资金来源占10%。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和其他政府机构投入研发的资金,有四分之一投入到大学院校的研究机构中。
资金对研发的重要性
在一个完整的研发过程中,需要在不同的阶段投入适当的资金,才能保证新产品或新技术的研发顺利完成。但近几年,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及美国联邦政府一些相关政策的出台,使得医疗器械研发资金的投入屡屡出现停滞,导致新产品或新技术的研发进度十分缓慢,研发周期不断延长。在此情况下,研发机构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寻求资金的支持。
从2002~2007年,虽然美国各产业投入的研发总经费增长了18%,但联邦政府投入的经费仅仅增长了0.2%。医疗器械领域研发投入与上述情况基本一致,其中政府机构的投资主要来自美国卫生部(HHS)。2004~2008年期间,美国卫生部(HHS)投入支持新医疗器械产品或新医疗技术研发的资金仅以每年3.6%速率增长。然而,若考虑2004到2008年期间的通货膨胀率,美国卫生部(HHS)实际投入的经费以平均每年1.5%的速率在下降。
与此情况相反的是,在1994~2003年期间,政府机构投入医疗器械研发的经费整整翻了一番。虽然在此期间,美国政府投入各行业的研发总资金没有明显的增加,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占据的资金份额却不断加大,这也导致了这一时期许多与生物医学相关的新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人类基因组项目的完成。同时,随着研发经费投入的加增,美国各州政府与大学院校的研究机构与研发项目不断随之涌现,而这些机构的成立与项目的申请,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争取联邦政府下拨更多的研究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