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梅雨季节即将到来,一边是“潜伏”着的甲流病毒、手足口病毒,令市民再度关注起天气变化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在很多人看来,黄梅天湿润的空气和日渐上升的气温对流感病毒来说将是致命的。但是,甲型流感也不是过去那种普通的流感病毒,它是否会被梅雨天“干扰”,不同专家观点不一。
夏季高温或难阻甲流病
“空气传播性疾病多发生于春秋季节,而夏季相对较少。因为流感病毒并不耐热。”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所长金银龙认为,和许多传播性疾病一样,甲型H1N1病毒也具有类似的特性,随着高温季节的到来,气象条件可能不利于流感病毒的生存。
但也有专家认为,甲流可能不那么容易被梅雨天打倒。“气温偏高、空气闷湿,在这种环境里病毒的存活时间也比往常增加,同时繁殖率高,这同样可理解为疾病的传播几率会增加。”本市公利医院急诊内科主任郭东风说,在没有迎来真正的酷暑之前,病毒还有一定的发挥余地。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流行病学家洛内·西蒙森也曾表示,眼下,正处于夏季的美国却出现越来越多的甲型H1N1流感感染者。究其原因,也许与人们在夏季活动频繁,接触的受污染环境较多以及人际间病毒传播机会增加有关。
湿度较高传染力较大
流行性传染病与气象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关联度呢?
本市防控甲型H1N1流感专家组专家、复旦大学病毒学教研室病毒学专家袁正宏教授研究发现,气温和湿度与病毒有明显的关系。当气温处于15℃-25℃之间,病毒的传染力及其持久性没有明显的差别。而当相对湿度较高时,病毒的传染力较大,但持久性比相对湿度低时要短。不过他同时表示,流感病毒对温度非常敏感,如果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流感病毒就会自然死亡。“目前气象部门暂时还没有研究过甲型流感和天气之间的关联。”上海市气象局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尽管尚未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但高湿闷热的天气里,市民需注意生活中的各种细节。
今年梅雨以阵雨为主
昨天下午市气象局专家称,预计本市正式入梅的时间点将出现在本月的中下旬。根据预测,今年梅雨将属“非典型”,雨水将以阵雨为主,而不是常见的连绵细雨。
昨天本市还出现了轻雾,天气显得较为闷热。在未来数日,本市天气依然存在不确定性。预计今天本市为阵雨天气,此后三到五天以多云为主。(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