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用药中,医生、药师除了为病人正确诊断疾病,合理选择药物以外,还应教会病人恰当的服药方法。对于以下几类药物的使用,就应嘱患者多饮水,才能使药物更好地发挥药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氨基糖苷类药 庆大霉素、链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阿米卡星等,在体内不被代谢,约90%以原形经肾排泄,易导致肾单位的近端小管损害,造成其上皮细胞退行性改变和坏死及管腔闭塞,引起蛋白尿、管型尿、血尿及尿量减少,严重者可发生氮质血症、肾功能减退、尿钾排出增多及无尿。用药时应嘱患者多饮水,以稀释尿液和加速药物的排泄。
磺胺类药 磺胺类药主要经肾排泄,在尿液中的浓度较高,并且在酸性尿中其溶解度降低,可在肾盂、输尿管或膀胱内形成结晶性沉淀,产生刺激和阻塞现象,引起结晶尿、血尿、管型尿、尿痛、尿少甚至尿闭,偶可发生间质性肾炎或肾小管坏死,服药期间应多饮水,成人每日保持尿量至少在2000ml以上,并口服等量的碳酸氢钠片,以碱化尿液和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氟喹诺酮类药 应用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易产生结晶尿和形成肾结石,尤其在碱性尿中更易发生。用药期间应充分饮水,保持每日尿量至少在1500ml以上,以利药物排泄,不要同时使用可使尿液碱化的药品。
平喘药 茶碱、氨茶碱等可增加心输出量,使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也可抑制远端肾小管对氯离子和钠离子的重吸收,而发挥其利尿作用,易造成脱水,出现口干、多尿或心悸,应多饮水补充体液。
抗痛风药 抑制尿酸合成药别嘌醇和促进尿酸排泄药丙磺舒(羧苯磺胺)、苯溴马隆等,在用药期间应大量饮水,保持每日尿量在2500ml以上,并给予碳酸氢钠或枸橼酸钾,使尿液呈中性或弱碱性,以减少尿酸结石及肾内尿酸沉积的危险。
口服补液盐(ORS) 本品含氯化钠、氯化钾、碳酸氢钠(或枸橼酸钠)、葡萄糖,可补充钠、钾离子和体液,调节体内水及电解质平衡,防治急性腹泻或大量水分丢失所致的体内脱水。每袋必须用500~1000ml温开水溶解、混匀后服用,并多饮水,否则不能达到补充体液的目的。
二膦酸盐类钙调节药 阿仑膦酸钠、帕米膦酸二钠、羟乙膦酸钠和唑来膦酸等,可导致腹泻和电解质紊乱,应多饮水,补充体液,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ml以上。(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