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医学院Raman Moradkhan等人研究发现,对于血氧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常规吸氧不仅无益,反而常导致高氧血症,更加恶化患者的预后。(J Am Coll Cardiol.2010,56:1013)
无独有偶,此前Cabello J B等人进行的一项Meta 分析发现,接受氧气治疗的MI患者的死亡率是对照组患者的3倍,在缓解疼痛方面也并无获益。(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0,6:CD007160)
大多数无合并症的MI患者由于双肺液体潴留和通气灌注不匹配,常产生动脉低氧血症。目前的美国心脏病学院(ACC)/美国心脏学会(AHA)指南建议,低氧血症者应给予吸氧,以纠正动脉血氧饱和度(Ⅰ);所有的非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和无合并症的STEMI患者在就诊6 h内应接受氧气治疗(Ⅱa),以减少急性心肌缺血损伤和最终心肌梗死面积。然而,这些推荐并非建立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的基础上。
Raman Moradkhan等发现,目前尚无证据表明,血氧正常、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或PCI术后的MI患者从常规吸氧中获益。首项有关MI患者吸氧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吸氧增加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提示梗死范围扩展;此外,与对照组相比,吸氧者死亡率增加。相关研究发现,高氧血症实际上会导致血管收缩,这对急性心脏病患者来说无疑雪上加霜。
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出声明称,希望有更多研究关注吸氧在MI患者中的作用,有关STEMI治疗的ESC临床实践新指南将阐述这个问题,并在2010年公布。
ESC AMI-STEMI工作组共同主席Stefan James指出,目前ESC指南建议,低血氧饱和度的患者应给予氧气治疗,但对血氧正常的MI患者无明确建议。“事实上,无论在急救车上,还是在急诊室和导管室,只要患者处于MI急性期,氧气治疗无处不在”,他认为,“上述两篇论文发表后,我们应该考虑是否需明确说明,吸氧仅适用于低氧血症患者。”他补充道:“众所周知,MI会导致心肌细胞缺氧,吸氧似乎是合情合理的。但目前证据表明,氧气可能导致血管收缩,因此会加剧心肌细胞损伤。”James建议,在新指南公布之前,除非血氧饱和度降低,AMI患者应避免额外补充氧气。(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