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异常、高血压、高血糖及吸烟、肥胖等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而糖尿病患者内源性胰岛素过高,同样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心血管内科主任曾春雨和博士张晔等组成的科研团队,经过3年多的研究,发现了新的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机制,为临床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近日,研究论文在欧洲高血压联盟官方权威期刊《高血压杂志》上发表。
糖尿病患者通常伴有内源性的高胰岛素血症,异常增高的内源性胰岛素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异常增生,直接参与血管粥样硬化的产生及进展等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但其中的详细机制仍不明确。寻找高胰岛素血症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确切机制,对于进一步阐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基础上发生的一系列伴随疾病有着重要意义。
实验中,张晔等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并利用微小RNA芯片、实时定量PCR、RNA干扰、流式细胞技术等实验手段,检测了接受高浓度胰岛素刺激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情况、微小RNA差异性表达、相关因子的变化等指标,结果发现:高浓度胰岛素可以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微小RNA208表达,异常增高的微小RNA208可以抑制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P21表达。
正常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处于静止期,在受到促增殖因素刺激后,细胞退出静止期,进入有丝分裂期进行有丝分裂,这一过程受到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及其抑制剂包括p21的共同调节。在高浓度胰岛素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后,微小RNA208表达上调,进而抑制p21表达,最终介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也表明了高胰岛素血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实验进一步揭示了胰岛素不仅参与糖、脂代谢,而且具有促进细胞有丝分裂的作用,与胰岛素受体的结合,直接或间接刺激某些生长因子,通过一条或多条信号转导途径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异常增殖,引起血管壁的僵硬、管腔狭窄,最终参与动脉粥样硬化,为临床预防并治疗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并发症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提供了理论依据。(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