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成立大会暨第十五次全国中医肺系病学术交流会在京召开。会议进一步进一步推动中医药防治肺系病的学术交流,扩大中医药在热病、呼吸系统疑难疾病诊疗中的应用和推广,提高中医药防治肺系病的水平。
本次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第一届委员会,新当选的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会长、主任委员张洪春教授,名誉主任委员晁恩祥教授在会上进行了主题发言。
张洪春教授介绍说,“健康中国2020”战略作为卫生系统贯彻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重要举措之一,特别提及要坚持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防治结合的原则。近日,科技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10个部门联合制定的《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再次明确了中医学科在全民健康促进中的任务和目标:从“治已病”为主前移到“治未病”和养生保健,从“被动医疗”转向“主动健康”,重视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加强医学科技的自主创新,大幅提高疾病的治愈率,以切实提高公众的健康水平。“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将全力响应这一号召,将‘治未病’为己任,大力加强中医肺系学术发展,狠抓医疗工作,扩展医疗视野,不断深化中医原创精神,真正使中医不断发扬光大。”
据了解,作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肺病科先后承担和参加国家和部局级课题研究多项。目前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和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的牵头与挂靠单位。科室致力建成以中医、中西医两人法综合诊治呼吸系统疾病为专长,以临床医疗为主体,医教研全面协调发展的特色科室。中医肺病科首席专家晁恩祥教授,以及张洪春教授开展的“风哮、风咳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荣获2009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为中医药诊治肺系病的创新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