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重大事故背后,往往有被人忽略的小因素——事件相关人员睡眠不足。”
3月20日,第12个世界睡眠日的前一天,在“2012世界睡眠日暨全球健康睡眠高峰论坛”上,世界睡眠医学联合会主席、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Christian Guilleminault作上述表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全球29%的人存在睡眠障碍,我国有38.2%的人存在睡眠障碍。睡眠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但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睡眠医学亟待加强。
睡眠医学亟待发展
有关统计表明:慢性病死亡占我国总死因构成的85%,已成为威胁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而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典型慢性病,多与睡眠有密切关系。
睡眠障碍除了对生理机能本身造成影响之外,还关系到交通安全、航空航天安全、工业生产安全等国民经济和国家建设的方方面面。
国外调研发现,患有呼吸暂停综合征或发作性睡眠和嗜睡症的司机,交通事故发生率是正常司机的3~7倍。在欧美国家,每年因睡眠相关疾患导致的伤亡及操作失误的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美元。
在这种背景下,睡眠医学近年来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新兴热点。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韩芳认为,睡眠医学在某种程度上比疼痛医学更具有发展潜力。
睡眠医学发展最早始于1834年,苏格兰医师RobertMacNish出版了《睡眠哲学》一书,提出睡眠是一个被动过程,而觉醒是主动过程。2007年,美国内科医师考试委员会设立了睡眠医学专业考试,标志着睡眠医学已成为一个独立专业。
“很多亚洲国家没有把睡眠医学变成一个专业的医学,发展多限制在呼吸胸腔科。”对此,亚洲睡眠研究会副主席陈汀宏呼吁应加强沟通交流。
基础与临床研究须加快步伐
在睡眠医学的发展过程中,基础研究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从上世纪70年代后半期开始,河南医科大学首先在我国开展了睡眠基础理论研究。上海复旦大学生理学院、重庆第三军医大学生理教研室、安徽大学生理教研室等,都在睡眠医学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安徽医科大学睡眠研究室主任张景行认为:“总的来说还是不够,同时睡眠临床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发展。”
解放军总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张熙曾撰写文章《睡眠医学是当前亟待发展的学科》指出,我国现代睡眠医学起步较晚,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整体水平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尽快开展和加强睡眠医学基础及临床工作迫在眉睫”。
对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强调,发展睡眠医学,应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将基础和临床科研成果转化为可普及、具有较高成本效益的健康干预手段。
转化医学推进健康睡眠
近年来,转化医学在健康产业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在我国睡眠医学的研究过程中,已有成功的转化医学案例。
2007年,上海市在全国率先改革中小学早上上学时间,将其延迟了1小时。得益于这项政策,平均每个孩子每天睡眠时间增加了21分钟。去年,教育部要求在全国范围推广上海中小学作息时间改革的政策。
这项改革是在上海交通大学儿童医学中心教授沈晓明的一项研究推动下实现的。“我的这个研究是个转化医学的案例,把医学研究转化成卫生政策,从而促进儿童健康。希望能有更多转化医学在医学研究中实现。”沈晓明说。
历时15年,沈晓明对儿童睡眠状况以及其对儿童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一代比一代睡得少,这是全球性趋势。”他说。
研究还发现,孩子觉睡得越少,发生肥胖的几率越高。每天睡眠不足9小时的孩子和超过11小时的孩子相比,发生肥胖的几率增加10倍。另外,睡得少的孩子,其注意力、自觉性、语文能力、数学能力,以及人际关系、总体成绩,都要比睡得多的孩子差。(生物谷 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