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血液制品 供需缺口 KIR配型
“目前广州血液制品的供需缺口达到四成,医院不科学用血的现象亟待改正。”在10日举行的在南方2012年国际儿童骨髓移植学术研讨会上,南方医院儿科主任李春富教授忧虑地表示,随着地贫患者逐渐增多,这个缺口还将被拉大。
医院需加强科学用血
广东是地中海贫血高发地,每9个人中就有1人为地贫基因携带者。据李春富介绍,目前大部分地贫患者靠输血祛铁治疗,他们每人每年需要2万毫升血,如果这个地中海贫血的患者活到40岁,他需要80万毫升血,相当于4000人份献血。
需求如此大,血源却很紧缺。李春富指出。目前广州血液制品的供需缺口达四成,而随着地贫患者的逐渐增多,这个缺口将会被拉大。
李春富表示,要尽可能满足需求,一是需要政府、社会相关组织加大力度动员公众献血,二是要督促医院科学用血,“比如,成人进行择期手术前,应尽量备好自体血,在术后使用。但由于备血时间起码需要一两周,病人住院还要占床位,很多医生嫌麻烦而不进行这个操作。”李春富还建议医院要加强保证儿童用血。
专家呼吁引进新技术提高白血病治疗几率
据李春富介绍,治疗血癌或地贫,最有效的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的成败关键之一在于HLA(人类白细胞抗原)的配型问题。但HLA全相合的非血缘关系供者概率为万分之一到十几万分之一。随着我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同胞相合供者的几率也在降低。父母给子女移植则多数属于HLA半相合,此类移植成功率只有20%—30%。
如果克服HLA不相合的障碍,就能够极大地解决供者的问题。因此,美国St.jude儿童医院骨髓移植及细胞治疗中心主任梁永恒医生介绍的KIR配型的研究引起广泛关注,“引入KIR配型,患者父母不再受到HLA半相合的局限,白血病等恶性血液病的治疗几率很有可能从20%提高到80%。”李春富教授说。
国外已经有不少医院将KIR配型理念用于临床实践经验。但在我国该技术还停留在科研阶段。李春富教授呼吁尽快正式引进该技术,以帮助更多白血病患者恢复健康。(生物谷 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