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生物技术制药
来源:[《全球科技经济了望》2004.4 (侯国清摘译自美国《服务技术与管理》杂志)]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加工整理
印度独立后,政府一直致力于技术本土化,期间经历了五个阶段,政府在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科技政策和计划。
技术本土化是一个过程,主要涉及三种交互的活动:科学和技术的创新、创造或生产。印度的政策措施随着岁月而变化,并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
阶段一,20世纪50和60年代,基础设施建设为本土化打基础
科技基础设施是建设本土科技能力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且是创新网络的一个重要部分。印度独立后,首先致力于建设这种基础设施,政府给予很大的支持。印度的头三个五年计划有如下目标:①建设强大的科技和研究基础设施;②培养科技人力和促进高等教育;建立科学中心,提高乡村大众的地位;③促进非军事应用的核能和空间研究。
阶段二,20世纪60和70年代,为本土化营造保护的环境
上世纪60年代初发生了几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印度面临严重的粮食短缺;印度与周边国家的军事冲突,使它增加了国防支出;主要用于工业化的外汇储备不得不改作它用。
扩大基础工业仍然是必要的,但粮食自给成了第三个五年计划的主要目标之一。工业化和科技政策方向改变了。对国外合作采取了限制的态度。战略是,鼓励寻求进口货物和技术替代的一切努力。粮食和工业对国外来源的依赖均应减少。换言之,技术进口替代战略被采纳了。在这一环境中,“自力更生”往往被理解为“自给自足”,结果形成了内向的政策体制。
阶段三,20世纪70和80年代,本土技术促进
这一阶段主要是在第四和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从1970年开始,在印度形成了这样一种信念,即印度的科技能力已达到了可为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水平。但是,为了充分利用它的潜力,抵制国外技术仍属必要。不受限制的技术进口被看成是对本土技术产生和利用的一个威胁。此时,国家科技委员会的计划具有如下特征:强调工艺和产品技术的发展;通过补充设施而不是新建组织使现有科技基础设施发挥更大效用;强调乡村发展。
70年代做出的改变对印度的科技结构产生强烈影响。在电子、制药、杀虫剂、化学、发电设备、农业和食品加工等一些领域,本土的研究重在生产。技术进口替代政策使得本土技术能力能对本国工业和经济做出明显的贡献。从80年代开始,在保护的环境下,科技与生产的联系是义不容辞的。研发成果通过本土的技术创新在生产中寻求用场,而技术进口受禁的领域备受影响。
阶段四,20世纪80年代至1990年,走向经济自由化
在第五个五年计划(1974至1979年)中,消除贫困和自力更生是两大目标,现代化也逐步得到强调。经济自由化暗示本国经济要与外部联系,并重新理解自力更生。在此期间,科技政策的主要方向是:加强推动现代化的创新动力,实现经济和技术自力更生;加强科技活动、金融机构和发展银行之间的联系;保证各产业对研发的投入,产业界的研发支出要占到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
为了填补科学知识缺口,第六个五年计划重新审视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对世界舞台上新出现的科技前沿领域的大力支持是第六个五年计划的目标。在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出台了政府资助建立新机构和优秀中心的计划。培养优秀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是主要目标。在超导、分子电子学、免疫学、生物技术、新材料、地震研究等新兴领域,出台了几项研发计划。也制定了旨在提高生产率和创造就业机会的技术计划。
阶段五,1991年以后,自由化经济中的科技
1991年,印度进入了明确的经济自由化和全球化政策时代。结果,技术进口也像外资参股一样逐年增加。1997至1998年,科技合作项目达2400项之多。
经济自由化之后,印度的科技体系也转了轨。现在的科技战略是使研究面对“商业”,目的是打破学科界限以及研究和市场体制的界限,用知识创造财富。公共资助的研发实验室的财政资源增加了30%,并由政府直接拨付。面向最终用户和市场的研发具有重要地位。为吸引全球研发合同而实施的知识产权保护得到科技人员的拥护。
印度的氛围也逐渐有助于大型跨国公司将研发外包给印度的实验室,跨国公司也开始在印度建立研发设施。
自由化政策包含了加强技术本土化工作的成分。支持技术本土化工作的初期方案和新举措有:①根据《技术利用计划》,国外合作注册局让国家实验室系统有机会将其活动转向,以满足产业界现在的需要和未来可能出现的需要;②科学与工业研究部《技术吸收和适应计划》提供机制来促进技术进口公司和国家研发基础设施的相互作用;③有关部门制定了支持技术本土化的技术计划。
金融机构引入了风险投资机制。对研发的财政激励和支持措施一直在运作,其中包括收入税减免、税收加权减免、关税减免、免税期规定和消费税免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