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我国“高等级生物安全灵长类动物实验中心”项目,在昆明花红洞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隆重奠基,该项目成为国家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将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进程中发挥重大作用。
“国家昆明高等级生物安全灵长类动物实验中心”项目是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卫生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云南省委、省政府、省发改委、省科技厅、省卫生厅领导和相关部门支持下,以完成我国疾病防治和研究的基础设施为目的而批准建设的国家级项目。中心的建成,将在生物安全国家体系中发挥应急作用;满足微生物细胞水平研究需求;满足微生物感染灵长类动物模型的研究需求,发病机制研究、药物和疫苗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建立相关领域国家领先的技术平台,并承担全国培训任务; 兼顾国内重要传染病动物实验和多种灵长类动物实验要求;能够建立国际合作体系,应对人类共同的传染病威胁。
作为国家重点项目,2005年9月12日 ,《国家昆明高等级生物安全灵长类动物实验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得到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2007年10月15日, 中国医学科学院在北京召开专家论证会;2008年 2月29日, 项目土建安装开标;至2008年3月26日奠基,正式拉开了“国家昆明高等级生物安全灵长类动物实验中心”项目建设大幕。
据介绍,该项目将按功能分为:饲养繁殖区,动物检疫区,生物安全实验室及药物与疫苗评价区,基础研究区,服务支撑区等功能区域。该项目南区用地77.80亩,建筑面积14266.70 m2。
云南省卫生厅长陈觉民在奠基仪式上发表讲话:“国家昆明高等级生物安全灵长类动物实验中心为我国生物研究搭建了新平台,对提高人类抗击传染病毒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生物所所长李琦涵致辞时说:“中心的建成标志我国灵长类动物研究转向高等级研究水平。研究人类面临的重大疾病和疫情中的紧迫性、重要性及灵长类动物的合理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和利用已成为共识,灵长类实验动物模型是评价生物医学中疾病预防与治疗效果的最有力工具。”
昆明生物所在脊灰疫苗、甲肝疫苗和其他生物产品的研发水平和生产工艺上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卫生部、科技部、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中国医学科学院专家、领导在奠基仪式上向项目在昆明生物所实施表示了热烈祝贺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