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抱怨在华生意越来越难做的跨国公司中,通用电气不是第一个,也不是声音最大的一个,但却是最出人意料的一个。到底发生了什么。
通用电气副董事长约翰?赖斯(John Rice)今年的第三次访华之旅,和以前相比似乎颇多“曲折”,因为他肩负一项以前从未遇到过的“特殊使命”。
在他来华的一周之前,通用电气全球董事长兼CEO伊梅尔特(Jeffrey Immelt)在意大利罗马一个私人聚会上声称在中国的生意越来越难,这番私下的抱怨被登上媒体,引起轩然大波。再加上此前,由于谷歌退出中国大陆市场等事件引发西方舆论对中国投资环境的批评,伊梅尔特的言论立刻被认为是中国市场环境对跨国公司“不友好”的最新例证。紧接着,借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德国两大工业巨头西门子和巴斯夫的高管向中国总理温家宝表达对投资环境的不满,更是“火上浇油”。不少西方舆论认为,越来越多的抱怨足以证明,中国的投资环境在变糟糕了。
“伊梅尔特的评论被很多人误解、曲解了。这并没有反映出我们公司对中国的理解。”约翰?赖斯说。由于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伊梅尔特指定的公司总部对中国市场的最高负责人,因此理所当然成为了澄清伊梅尔特语言真相的“特使”。
赖斯此行还有重新向公众解释通用电气在华的整体思路的作用,这从他的行动中可见一斑:到上海出席7月12日举行的与中国商飞C919大型客机航电核心处理等系统合作意向书签署仪式后,他匆忙赶往韩国处理事务。之后,原本可以直飞北京的赖斯却选择飞到天津,再搭乘动车组来到北京——这被认为是以行动方式来“澄清”和表达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去年通用电气和中国铁道部达成意向,携手进军美国的高铁市场。
无疑,约翰?赖斯能将伊梅尔特的言论影响降到最低,但他和伊梅尔特都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是:通用电气在华保持了高速增长,但离最初总部制定的销售额目标还有很大距离。 在因华尔街金融危机导致通用电气的金融业务缩减规模后,伊梅尔特承受了工业部门增长的巨大压力。而中国市场无疑是通用电气寄予厚望的地方,其医疗、航空、能源和轨道运输部门的业务,均是在中国高速发展的领域。
最初伊梅尔特期望2010年在华销售额达到100亿美元。但实际上,通用电气在中国2009年的业绩是53亿美元,增长率为14.3%。如果按照这个速度,今年的销售额目标难以达到。 而且这份不错的成绩单,并非全面开花:在中国医疗保健产业快速增长大背景下,通用电气医疗业务一直保持优势,成像设备在中国销售旺盛,计划今年招收1千名销售人员,而不久前伊梅尔特提出的“反向创新”理念,正是在医疗部门率先成功的;在能源领域,通用电气的清洁煤技术拿到了不少大单,比如在包头神华的项目;在高铁领域,铁道部已经订购了300辆由通用电气提供技术、中国南车组装的大功率柴油货运机车;此外,2009年通用电气的“绿色创想”在中国达到了9.53亿美元。
但在以风能为代表的新能源领域,通用电气却连连失手,中国本土企业凭借政策优势,占据了中国高达近80%的市场,甚至在国际市场从上开始抢占维斯塔斯、通用电气等行业老大的份额;在航空方面,虽然通用电气核心业务飞机发动机一直销售良好,但却要面临和联合技术、霍尼韦尔竞争的复杂局面。至于和国家电网的合作,也被海外舆论认为是在培养潜在对手,因为国家电网最终是希望自主开发智能电网技术和设备。
“如果保持现在经济发展的势头,中国市场规模迟早超过美国,这是值得庆祝的。”约翰?赖斯对《环球企业家》说:“但一方面,我们要成功就必须变革。(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会议推荐:
2010细胞治疗研究进展与临床前沿研讨会
召开时间:2010年9月23日-25日
会议官方网址:www.Cell-therapies.net
第一届肿瘤基础和转化医学国际研讨会
召开时间:2010年10月12日-15日
会议官方网址:http://www.cancerasia.org
更多会议请关注生物汇展网,http://www.bioeven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