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后来者而言,能够找到未被过度开发的细分市场并且还能发挥自己的既有优势,这无疑是最理想的进入方式。默克雪兰诺脱敏产品重新上市计划的背后,还蕴藏着这家公司更大的“野心”,为了将细分领域的产品打入更多包括社区医疗在内的基层市场,默克雪兰诺已经开始在中国建设自身的供应链体系和更加完善的销售队伍。
对于2007年前的默克抑或雪兰诺而言,中国区在他们眼中,原本仅仅是亚洲区甚至东亚的一个点,无足轻重。
2007年,默克合并雪兰诺,默克雪兰诺公司正式成立,万里之外的中国正式提出了改革力度前所未有的医疗体制改革计划。不过,此时,默克雪兰诺中国区的业务依旧是以北京默克药业咨询有限公司的名义在运营,其公司的财务和供应链依旧需要通过默克香港公司来管理。
接下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跨国制药企业的营收开始受到冲击,与之同步发生的是,中国正式出台了新医改方案,方案提出3年投入医改资金8500亿人民币,中国医药工业在金融风暴中保持了近20%的高速增长。
再接下来,到了2009年末2010年初,默克雪兰诺宣布了1.5亿欧元建中国研发中心和3亿元人民币落户北京首个空港综合保税区的消息,并正式成立了默克雪兰诺有限公司。
一向低调的默克雪兰诺,开始以前所未有的诚意与中国的政府部门开展合作,并频繁地在中国各大媒体上镜。默克雪兰诺这一相对而言的后来者,正在大手笔押注中国尚未被开发或者引起重视的细分市场。
以己之长拓殖处女地
2009年对于默克雪兰诺中国公司来说是丰收的一年,在过去短短一年时间内,该公司就有4个新产品在中国获得药监部门审批,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在其全球领先的甲状腺领域,更是有包括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药品赛治等产品进入了中国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上述成绩的取得,尤其是甲状腺领域取得的突破令隋承晧无比兴奋,作为默克雪兰诺中国的总经理,他很看重与中国政府的合作。
“我们非常重视与中国政府合作的这个项目,一是因为这是一个知晓率很低的疾病,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都不了解这个疾病,造成很多人生活在亚健康状态。二是因为我们是这个市场的领导公司。”隋承晧这样对记者说。
来自IMSHealth的数据也证实了默克雪兰诺此举的明智,数据显示,在亚洲包括中国,有甲状腺疾病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仅仅占2%左右。而默克雪兰诺已经是该细分市场的主导公司,其市场份额已经超过80%。
众所周知,对于后来者而言,能够找到未被过度开发的细分市场并且还能发挥自己的既有优势,这无疑是最理想的进入方式。
基于这一切入点,卫生部国际交流中心——默克雪兰诺“中国甲状腺疾病教育项目”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