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功能饮料市场独领风骚的王老吉凉茶遭遇添加剂风波。5月11日上午在卫生部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常务副所长严卫星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王老吉中部分成分和原料确实不包括在卫生部公布的允许食用中药材名单之列。
遭遇添加剂风波,或许让民族品牌王老吉措手不及,也让所有关注王老吉的消费者颇感意外。因为在去年汶川大地震之后,这家民族企业就以捐款1亿元的善举,博得了公众的赞许与钦佩。
此次添加剂风波,也让人们产生一个疑问。虽然王老吉的产品中含有官方未经允许的成分,但这个成分究竟是有害还是无害,至今没有定论。而单就“添加门”本身而言,其反映出的诸多问题,更值得企业与监管方共同思考。
其一,对于食品生产与加工企业而言,应该明白本行业的国家标准是什么,更应该明白国家允许添加的成分有哪些,对于那些不在国家允许添加的成分之外的东西,企业应该尽量少触及或是干脆不触及。此举既可以维护企业的根本利益,保护企业品牌形象,更是对消费者身心健康负责任的态度。
其二,站在监管部门的角度,有关部门不能只是满足于扮演亡羊补牢的角色。虽然卫生部门已经明确了哪些食品添加剂是合法的,但科技发展是日新月异的,这要求卫生部门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也该与时俱进,对那些新产生的添加剂,至少应该能弄清楚哪些是可以有的,哪些是坚决不能有的。这种监管才是真正的到位,更是对企业的负责。
在这二者之中,笔者以为后一个警示更需要重视。我们不能拿着一个几年前制订的添加剂标准来衡量当下的一切产品,唯有如此,方能让类似王老吉这样的企业不莫名陷入“添加门”风波之中。毕竟,公众不能依据监管部门暧昧不清的表情来自行判断食品是否合格。(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