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企业竞争力课题组主任李磊2月29日的一席话,激起医药行业千层浪。李磊称,2007年中国医药行业回暖,但真正受益的是外资药业。他引用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的数据表明,2006年中国医药行业60%的利润是外资企业取得的,中国医药市场上60%的产品是外资企业提供的。
两个60%,道尽了本土药企的尴尬。李磊对记者总结:“规模偏小、利润较低的本土医药行业还会经历艰难的3年,在这3年当中,我们的医药企业必须整合,不整合,就等死。”
对一个产业来说最重要的产品研发投入,却长期偏低,这是李磊最忧虑的一点。“产品是医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而我国包括化学药和中药在内的医药行业多年来在创新方面的投入还不到销售收入的2%,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所占比例自然就非常低,90%左右的本土制药企业都将资金投在仿制和改剂型上,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显然不能获得高额利润。”
身在一线的山西亚宝医药经销有限公司总经理汤柯也感觉到了这种热潮中的寒意。他告诉记者,“本土药企在新药研发上的投入一般都在销售额的2%到3%之间,且投入热情不高,而国外药企一般都在15%到20%,个别的甚至能达到30%。相比之下,我们的投入差距实在太大。”
医生出身的汤柯有自己的体会。他告诉记者,“我原来所在的医院也是新药临床试验基地,当时就发现新药研发课题与企业的衔接不够紧密,科研人员不但要研制药品,还要有一部分精力放在理论研究上,而企业就是去购买他们的成果或半成果。”
“国外企业在渠道管理上比较规范,这固然是一种优势,但形成目前外资药品占领60%市场的状况,与国家的产业政策也有很大的关系。”北京某连锁药店采购经理张欣(化名)告诉记者。
张欣介绍,“以我知道的一家二级甲等医院为例,如果要选择某种产品,一般会找一家国内企业,再找一家外资企业,有了这样的搭配,药事会的审查才会顺利通过。”
由于本土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拿不出“拳头产品”,往往一种药品有几十个厂家都能生产,为了进入医院,相互之间就只能比拼价格;外资企业则不同,国外制药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时,都力避恶性竞争。像西安杨森的“吗丁啉”、阿斯利康的“洛赛克”等,多年来就只有一家外资企业在经营。
本土药企为什么拿不出“一招鲜,吃遍天”的药品,张欣认为首先是因为“搞一个新药,批文太多,周期太长”;其次,一再强调让老百姓吃得起药,人为地把本土药品当成了社会福利品。
“现在许多药品的成本都在成倍增加,而零售价非但不升,还要酝酿进一步降价,可以推想一下老百姓吃进去的药品质量会有什么变化。为了压缩生产成本,药品生产企业只能保证自己生产的不是假药,而原料却从以前的二级品降为四级品。如果继续这种导向,将来老百姓吃进肚子里的恐怕只能是淀粉了。”
李磊的课题组观察到的另一个情况是国际资本正加速进入中国医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