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具有透明、强度高、用途广和可回收等特点,难怪聚酯瓶片成为消费者喜爱的包装材料,享受着巨大的成功。很少有大宗聚合物品种能有聚酯瓶片这么高的需求增长速度,即便在发达国家,聚酯瓶片需求的增长速度仍接近两位数。
然而这个塑料行业的幸运之子,也不是没有瑕疵。聚酯瓶片在聚酯纤维之后出现,大规模新建装置导致供应过剩。聚酯生产商和化工行业其它产品一样面临着较高的原料成本压力。诸如啤酒瓶等新的市场由于技术上的限制使其未能像多年前20盎司饮料瓶那样取得应用上的突破。
面对这些挑战,有些观察家认为新的聚酯包装产品的商品化有待时日,另外一些人承认世界上有些地区聚酯瓶片的增长速度在放慢。
总部位于美国休斯顿的咨询公司DeWitt & Co负责聚酯瓶片和纤维的顾问Edgar Acosta先生指出,美国聚酯瓶片的市场需求大约是310万吨/年,是世界消费总量的三分之一。2004年,北美地区聚酯瓶片需求增长率为8%,而在九十年代,增长速度曾经达到两位数。Acosta先生预计,2005年增长速度可能会放慢1-2%,因为就销售渠道而言,美国饮料市场已经达到饱和点。
业内的观察家似乎较为乐观,DAK树脂公司业务总监Tom Sherlock指出,2004年夏天纽约等美国软饮料消费的主要市场气温不高导致2003年聚酯瓶片消费量增长速度放缓。Sherlock先生称,2004年的需求增长会有所改善,增长率将达到8.5%。增长将来自今夏退出的一些软饮料新品,例如可口可乐退出低碳酸型可乐,尽管这些新产品可能会吞噬其它软饮料的市场。
尽管北美地区碳酸饮料市场较为成熟,但是果汁等热罐装饮料的需求仍有增长空间。威尔曼公司聚酯瓶片业务副总裁Michael E.Dewsbury表示,由于瓶体设计的改进,聚酯瓶可以承受更高的温度。
一旦啤酒瓶等应用领域出现突破,未来几年聚酯瓶片需求仍有潜力恢复两位数的增长率。英威达公司聚合物和树脂业务(Koch公司收购英威达后与KoSa聚酯业务合并,并继续使用英威达的名字)总裁Kevin M. Fogarty指出,啤酒瓶市场非常大,如果聚酯瓶片取得1%的份额就意味着美国得的聚酯瓶片装置平均开工率可以提高1%。
生产商经常争论为何塑料啤酒瓶不那么受欢迎。Dewsbury先生认为这是市场策略问题,消费者拒绝啤酒生产商采用长颈的聚酯啤酒瓶,除了在运动场等特定的场所,几乎没有生存空间。他还认为,美学价值不太重要的22盎司和40盎司的大瓶子似乎是一个更有价值的目标市场。
英威达公司的Fogarty先生认为,聚酯瓶片未能大规模进入啤酒瓶市场的主要原因是技术问题,聚酯瓶本身不能提供较好的气密性,因此聚酯啤酒瓶瓶体需要尼龙夹层、等离子涂层或是采用PEN(聚对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这些都将增加瓶子的生产成本。他说,很清楚并不是消费者接收程度的问题。
Fogarty先生表示,除非聚酯生产商生产出单层氧气隔绝性能比较好的材料,否则聚酯啤酒瓶的生产成本不会有明显下降。2005年1月份,英威达公司推出了PolyShield瓶片,该公司介绍说,这种聚酯瓶片制成的单层瓶就可以用来生产啤酒瓶,2005年秋天欧洲的某个啤酒品牌将采用这种聚酯包装。
威尔曼公司的Dewsbury先生表示,聚酯行业还把目光瞄准铝质软饮料罐市场,这个市场每年产量高达600亿只,对于美国聚酯行业来说,替代12盎司铝罐是最大的商机。Dewsbury先生毫不怀疑12盎司的聚酯罐与铝罐相比有更多的优点,但是由于铝罐已经深入人心,塑料罐很难进入这一市场。如果聚酯瓶在30年前就有目前的配方,那么铝罐根本不可能在软饮料包装市场存在。软饮料生产商的罐装设施围绕铝罐建设,他们没有太多的甜头用聚酯罐来替换。然而,Dewsbury先生表示12盎司的聚酯瓶已经取得部分突破。尽管软饮料生产商花费了大量资金建设铝罐罐装设备,但是对于新增的产能却倾向于使用12盎司的聚酯瓶。尽管困难重重,但是聚酯瓶片每年都会抢占一部分铝罐的市场。
生产商表示,北美以外地区聚酯瓶片传统应用领域仍在增长,特别是较高的原料成本增加了美国和亚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DAK公司的Sherlock先生表示,历史上来看,亚洲聚酯生产商具有原料成本上的优势,这使得他们有机会出口聚酯瓶片。但是,目前他们的原料采购价格与北美地区的聚酯生产商差距不大。
Dewsbury先生表示,亚洲聚酯生产商的优势远远不止在原料成本方面,像是台湾、泰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地的聚酯生产商在聚酯瓶片生产方面不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因为瓶片生产与纤维生产不一样,不是劳动力密集型的。然而,这些地区较高的关税使得聚酯生产商可以以较高的价格在当地市场出售产品,而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口瓶片,换言之就是本地销售为向美国出口的聚酯瓶片提供补贴。因此,美国的聚酯瓶片生产商向国际贸易委员会递交了诉状。DeWitt公司的Acosta先生表示,欧盟对亚洲聚酯瓶片征收反倾销关税,美国聚酯生产商已经从中受益,他们向欧洲出口的聚酯瓶片变得更有竞争力。
美国聚酯生产商还可以在拉美地区等发展中国家市场中分得一杯羹。Dewsbury先生指出,墨西哥人均软饮料消费量超过美国,这里的市场潜力巨大。2000年收购了壳牌化工的聚酯业务的意大利Mossi & Ghisolfi集团,2004年在墨西哥建设了年产27.5万吨聚酯瓶片新装置,该装置是目前世界上单线产能最大的聚酯瓶片装置。M&G集团表示,目前该装置产量超过设计水平,2005年该装置将扩建到44万吨/年。2002年,M&G还收购了巴西的聚酯生产商Rhodia-ster,同时还计划在巴西的Recife建设新厂。Acosta先生表示,南美洲聚酯瓶片市场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4%。
尽管美国聚酯瓶片市场的景气在上升,Sherlock先生表示,他们的情况并不太乐观。他说,对于聚酯行业而言,好消息是需求增长速度不错,怀消息就是这个行业的紧张太过激烈。过去三年,利润不是没有就是非常微薄。快速增长的原料价格夺走了该行业的利润,规划中的产能扩建也造成了这一问题。一年前,Sherlock先生所属公司位于南卡罗来那州Cooper River的工厂产能翻了一番,这次扩建把原先聚酯纤维生产装置改造为瓶片装置,增加了固相缩聚装置。
Dewsbury先生指出,类似DAK公司的装置改造是聚酯生产商面对亚洲纤维生产商的竞争自然而然采取的行动。目前,美国还有大批纤维级聚酯生产装置可供改造为瓶片生产装置。
2000年,威尔曼位于密西西比州珍珠河的一条聚酯纤维生产线投产,但是美国聚酯纤维市场情况恶化,该装置没过多久就停车了,随后准备改造为年产14万吨聚酯瓶片装置。然而,由于聚酯瓶片市场也不太好,公司至今没有实施这一计划。目前,威尔曼公司计划在2006年对该装置进行改造。像英威达和DAK等公司也有可供改造的纤维级聚酯生产装置。
改造生产装置需要投入资金,Dewsbury先生认为,美国聚酯瓶片市场不会因为纤维生产装置的改造而供过于求。然而,Acosta先生称,装置改造成本仅相当于新建聚酯瓶片装置投资成本的三分之一,他担心,纤维级装置的改造加上M&G最近投产的巨型装置将把这个高附加值的产品变成价格驱动型的大路货。
最近还有一些产能退出市场。2004年4月,M&G关闭了位于弗吉尼亚州的10万吨/年的聚酯瓶片装置。M&G集团全球销售和市场总监Fred Fournier的话对于客户和原料供应商而言都非常刺耳,他说:" 关闭这座工厂非常可惜,但这是目前营商环境造成的。原料供应商不顾聚酯行业,特别是北美地区聚酯行业的需要,而下游客户拒不接受分担较高的生产成本。作为业内领导厂商,公司决定不再为不相称的原料供应商和下游客户间的行为提供补贴。"
伊士曼化工公司聚合物业务集团副总裁Thomas J.Stevens巧妙的赞同这一说法,他说:"2004年原料价格仍然保持强势,而且不断波动,这些成本上涨因素必须由消费者来承担。瓶片价格的上涨仅仅抵消了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的原料价格上涨压力。"他指出,为了回应不断上涨的成本,伊士曼也考虑进行业务调整。公司已经关闭了位于英国的特殊共聚酯生产装置,把生产转移到美国田纳西州的金斯堡和马来西亚的关丹。他说:"很明显,不管是我们还是客户对目前的情况都有些不满。"他也说,情况在好转,2004的市场已经接近谷底,很快将会有所恢复。如果原料成本压力减轻,这个行业2005还是可以盈利的。如果啤酒瓶或是小容量碳酸饮料瓶取得突破,未来2005年市场将会持续出现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