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许多品种属于非处方药范畴,那么中药产品具有什么样的市场特征?中药产品在医院处方药市场的前景又如何呢?
过去几年,心脑血管、调理补益、慢性妇科病、慢性咽炎、清热解毒等领域孕育出不少国产“重磅炸弹”级的中药名牌产品,如治疗心血管病的复方丹参滴丸、步长脑心通、脉络宁注射液等;调理补益的六味地黄丸、安神补脑液、复方阿胶浆等;治疗慢性妇科病的乌鸡白凤丸、千金片等;治慢性咽炎的金嗓子喉宝、西瓜霜润喉片等。这些销售超亿元的大品种直接体现了中药在慢性病和亚健康领域的市场相对优势,而这种优势是与中药的天然成分、“少量多次”的疗程、以及综合而“间接”的治疗理念分不开的,它们造就了中药不良反应相对温和的特点,也使其在对付由人体内部因素引发的(如免疫系统紊乱,器官老化等)、病原因子复杂的慢性病和亚健康方面效果更突出。
与其在市场优势相对应,加上许多品种属于非处方药范畴,近年来,中成药的主要销售终端是零售药店。2003年,中成药占OTC市场的份额为37.3%,过去三年的走势为稳中略降。虽然没有中成药在医院市场确切的销售数据,但分析历年医院用药排行榜,中成药基本没有品种入围,整体份额显然不会太高;这和西医院及西医从业人员占据医疗市场主导地位息息相关。而且,目前以医院为主导终端的中药品种集中在剂型较新的现代中药,如金陵药业的脉络宁、益佰制药的杏丁注射液,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等;越是传统中药品种,在医院的销售比重就越小。所以,随着现代技术和工艺在中药研发和制造方面的不断应用和渗透,医院处方药市场将为中药新秀提供广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