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2003年非典肆虐的人们应该还记得,在专家及相关部门公布的疫病防治处方中,金银花作为主药,其单味用量是其他药味的2倍。治疗方案发布后,金银花和其他几种中药材随之成为药市的炙手品种。当时一级金银花的价格曾一度从每公斤20元飙升至320元(以下单位均为公斤)。据种植金银花的农民称,非典期间,他们把几年积压的金银花全部卖完,虽然时间不长,但由于范围广、面积大,金银花市场行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利好局面。 好花不常开。疫情过后,金银花价格开始理性回落,特别是2004年的无事之春,金银花行情未如预期那样大幅看涨,价格一路下行。今年初,河南产金银花市价为36~39元,有分析指出,2005年金银花的价格走势仍将以稳中滑降为主。 尽管如此,金银花市场的广阔前景依然被很多人看好。5月19日,经中国民政部批准,中国经济林协会金银花专业委员会(下称委员会)在北京成立。据成立大会粗略估计,目前全国金银花年产量为800万公斤,而国内外市场需求量为2000万公斤,供需缺口达到1200万公斤。 市场规模仍有待摸底 据了解,造成一年来金银花价格下滑的原因除理性回落外,还受中药材市场疲软、普遍需求不足的大环境的影响,加之近两年几近一哄而上的大面积增种、扩种,无疑给来不及消化的金银花市场造成巨大的压力,直接导致供求失衡。 不过,金银花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峰认为,中药材价格本来就是随行就市。相对来说,金银花现在的市价是比较稳定的,“景况虽不如前两年,但相信目前的价格已经是谷底了,继续下滑的空间已经不大,前景是非常好的。” 刘的判断不无道理。河南封丘黄河金银花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也向记者证实,“金银花整体销售不错,根本不愁卖不出去。” 业内行情分析人士指出,通过分析2004年中药材市场走势,结合中药材品种的国内种植面积、产量的预测及国内总需求和出口数量等情况,综合全国各大药市药材供求和行情,2005年药材市场将会复苏。同时金银花和其他几十个中药材品种被划归到市场紧缺、供不应求的品种之列。 同样看好金银花市场前景的还有该委员会理事黄晓理。他说,1200万公斤的缺口仅是个大概估计。他告诉记者,由于专业委员会刚刚成立,更精确具体的数据尚没有统计出来。但实际上,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供需缺口都可能比现在这个数字大。委员会在各方面工作理顺后,就将对目前我国金银花整个产业链进行摸底。 业内人士看好金银花市场潜力的原因诚如中国经济林协会会长刘广运所言,中医三分之一方剂中要用到金银花,从金银花中可以提取绿原酸、氨基酸、可溶性糖等有效成分,对延缓衰老、消毒抗炎、保肝抗癌等具有特殊疗效和保健作用。金银花的茎叶还可以做饲料,用以饲养牛羊。同时,金银花根系发达,是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的重要植物品种。 刘峰补充说,从中药发展的大环境来看,世界天然药物需求量逐年增加,年销售以10%的速度增长。国家科技部等部门和一些省市按照《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逐年加大对发展中药材种植的专项投入。值得关注的是,金银花的应用领域已经开始由单一药用向保健食品、饮料、日用化工方面发展。目前,金银花已开发出香水、沐浴露、牙膏、金银花茶、果汁、啤酒等深加工产品,而其对原料金银花的需求量并不亚于药用的需求量。 刘峰举例说,在深加工方面,目前从金银花中提取的绿原酸的市场价格已经每公斤超过1万美元,而金银花作为花茶饮料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如果10个人中有1个人喝金银花茶,那它一年的市场需求量就已经大得惊人了。” 产业化进程揭开序幕 尽管市场空间很大,但是和目前整个中药材产业状况一样,金银花产业化的开发程度还远远不够。 金银花专业委员会成立时,在“致全国金银花相关单位、个人的信”中指出,目前在我国内地,对金银花的开发流程、生产加工还不尽人意。金银花不仅优良品种少,而且栽培品种多而且乱,栽培面积较为分散;生产技术不规范,加工与贸易落后,缺少龙头企业带动,由此导致系列产品研发滞后:新特中药制剂与产品不多,保健品与日用品也只做添加成分利用。在畜禽病防治植物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尚未开发,茎、叶及加工副产品在医药、保健品、日用品及保健饮料等方面还未充分利用,有效成分的提取更仅仅处于实验室阶段。凡此种种都严重制约了金银花的综合利用。 “确实如此。”黄晓理指出,目前我国内地金银花仍然以原料交易为主,产业化的开发还没有形成规模。比如,从源头看,老产区品种更新换代慢,发展缓慢。仍有相当一部分地区种植分散,管理粗放。 而业内也有值得称道的例证。比如在河南、河北等省,这几年着手在平原地带建立金银花规范化种植基地,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有些地方干花亩产量可达150公斤以上,且已经有规模化的加工和销售渠道。这样看来,规范金银花市场秩序,推动金银花产业化已势在必行。 刘峰表示,推动金银花产业化发展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他说,因为现在金银花栽培品种多,质量参差不齐,也给部分投机商提供了掺假造假的机会。委员会接下来将会通过协调,尝试规范和统一金银花品种和等级评定标准,目的是发展高效品种。 他指出,金银花产业化必须通过发展深加工来实现。据称,香港将金银花深加工后出口到东南亚和欧美市场,其价格就比原来翻了10多倍。因此,委员会在金银花产业化进程中发挥的作用之一就是通过进行产业调查研究,建立信息交流和服务平台来引导其发展。 据介绍,今后委员会还将组织相关科研机构、专家、企业联合攻关,同时想方设法地与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组织以及国家相关科研机构和投资机构联系,进行国际交流合作,引进技术和资金,解决金银花产业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拓宽系列产品的开发和综合利用的空间。 (转载自《医药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