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突破•发展•创新”原料药产业论坛上,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原秘书长、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沈贤姬对2004年我国化工制药行业进行了大盘点。 化学制药工业沉重的2004年 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04年医药行业销售收入完成3442亿元,同比增长18%,利润完成304亿元,同比增长11.2%。从2001至2004年,销售收入、利润连续三年都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其中化学制药行业销售收入完成1875亿元,同比增长15.6%,利润完成147亿元,同比增长2.32%。虽然销售收入增幅仍在两位数,但利润增长幅度下降较大。 与2001年相比,2004年化学制药占整个医药行业利润的比重从50.6%降到了48.4%,近4年来利润贡献率首次降到了50%以下。 近140家重点化学制药企业统计数据所反映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重点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去年同比增长10.68%,但较整个医药行业18%的增幅低了近7个百分点。重点企业中,销售收入增长的占62.2%,30.7%的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有所下降。 去年重点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11.5%,金额减少了9亿元。原辅料、能源动力涨价,抗菌素类药品限售,出口退税率下调,药品大幅度降价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是利润减少的主要原因。 在经历了2004年的严峻考验后,化学制药行业今年一季度情况有所好转,1~3月重点企业数据显示,销售收入同比增加12.11%,利润总额增长7.92%。但负债率同比增加了12.24%,为近年之最。 转型进行时,老问题仍存 2004年度我国化学医药行业原料药总产量为39.6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13%;供应出口量完成19.87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7.5%,约占总产量的50%左右。 2004年原料药各大类产量均有不同增长,其中增长率在20%以上的有消毒防腐药、抗肿瘤药、泌尿系统药、中枢神经系统药、维生素类药等五大类。以内销为主的抗生素增长超过50%原料药品种有头孢他定、左旋氧氟沙星、头孢三嗪和甲基红霉素等四种,其中,头孢他定同比增长222%,左旋氧氟沙星同比增长188%。 据统计,全年生产的原料药品种为953个,新投产的品种有168个,停产的品种有76个。这充分说明我们的企业在调整产品结构、新产品研发上下了功夫,并且不少企业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值得一提的是,新品种仍以仿制为主,依然难以借此扭转行业、企业效益不高的被动局面。 药物进口比例减少 根据中国药学会提供的数据,2004年重点城市典型医院用药总金额为201.8亿元,其中进口金额为32.11亿元,全部依靠进口品种金额为5.7亿元,进口金额占总金额的比重为15.91%(其中不包括三资企业进口散装制剂在国内分装的药品份额。如考虑此因素,估计进口金额比重将上升到19%左右)。近年来,我国进口药品所占药品销售总金额的比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已经由1998年的33%降到了2004年的15.91%。去年,进口金额在2000万元以上的重点品种共计40种。在进口金额大小排序中,全身用抗感染药物仍居首位。 (转载自《医药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