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市民对24小时药店的需求日益强烈,为了保障居民在夜间能够正常购买到所需的药品,去年实施的《药品经营许可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明确规定,开办药品零售企业,必须保证24小时供应。《办法》至今已经颁布一年有余,有几家药店能够真正“保证24小时供应”呢? 药店大打“免战牌”——本药店“夜间不售药” 根据读者提供的线索,记者体验了一下“药店24小时服务”的虚实,对药店进行了一次暗访。 记者在北京城东、城西共暗访近20家药店,有近2/3的药店存在歇业现象,有的晚上9:00左右就打烊;有的是看似夜间供应亮着灯光,但不是不卖这个,就是不卖那个;有的甚至干脆挂上了“免战牌”…… 21:30分,记者来到十里堡华堂附近的北京一元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药店,该店已经关门,只有“全国药品零售企业统一标志”的绿色灯箱亮着。记者发现原本夜间售药的窗口也被防盗门拦住,玻璃上贴着“夜间不售药”的告示。 22:00左右,记者来到民航总医院旁边的悦康泰大药房,同样是大门紧锁无人售药。 凌晨00:10分,记者又来到广安门地区几个社区附近的药店,其中有一家挂有“24小时”的灯箱牌,连敲了几次门后,才看见里面有微弱的灯光,一个睡眼惺忪的老大爷在防盗门上的售药小窗口问记者:“有什么事吗?”记者说:“我想买一盒创口贴。”他一边摇手一边说:“关门了!都几点了!我只管看门不管卖药!明天再来吧!”记者还没来得及再问些什么,他很不耐烦地关上了窗口。 记者转身又去了其他的药店,同样是叫门无人应答。 药店自有其说法——增加成本是关键 面对国家的规定为何有些药店就把它看成了一张白纸?面对市民的意见为何药店仍然没有改观还是坚持其“经营路线”?一些药店则道出了他们自己的说法: 一家小型药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的客户群是旁边社区的居民,在年初的时候是实行过24小时供应,每个店员轮流值夜班。一个月后我们发现,晚上9点半以后,大多数居民已经在家休息,对药品的需求很小。而且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备用药,患者病情稍微重点的,都会直接打120送往医院,而并非到这里来买药。有的时候来买药的顾客寥寥无几,有的时候甚至连续几晚都无人光顾,耗费了很多的人力和物力,导致经营成本的上升。”他还给记者算了笔账,夜间售药的营业额平均不足日营业额的1%,一般来说也就几十元。如果坚持24小时供应,就必须配备两名人手,如果再加上水电的消耗,每个月至少要增加几千元的经营成本。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药店不按规定进行24小时营业,这已经违反了相关的法规。而且作为药店它并没有尽到其相应的义务和职责,给消费者的权益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同时也对行业和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药店不能单因为成本的提升就不顾市民的生命安危,毕竟药品事关生命。而有关的药品管理部门也应该切实加大检查力度,对屡犯的违规药店予以严厉的处罚。 (转载自《市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