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韩启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卫生部拟取消药品加价政策。该消息一出,引起各方关注。 处于此次改革中心的医院,面对“新政”有何看法?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民营医院普遍表现出一些焦虑:没有了药品利润,本来就举步维艰的他们将如何生存。国有大型医院则反应平淡:不论国家出台什么政策,首先得保证我们的正常运营,如果我们都运营困难,国家肯定得考虑该政策的可行性。 “取消药品加价不是单单卫生部就能够决定的事情。如果单独出台这一个政策,它的实施几乎是不可能的。”北京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民营医院院长在刚刚听到这一消息时这样说,他说,不久前他们曾接到过《城市医疗体制改革指导意见》讨论稿,其中提到了“四降一升”。一升指提高诊疗、手术等医疗服务费用,四降指降低药品利润、大型设备检查费用、耗材费以及药品收入比例。“但并未提到要取消药品加价,假设真的出台这一政策,对于医院来说太突然了。”他认为,取消了药品加价,几乎所有医院的运营都会出现问题,而尤以民营医院更甚。据悉,国有三级医院的药品收入占其总收入的40%左右,民营医院因其相对缺少高精尖设备及技术,业务主要为常见病治疗,药品收入所占比重更大,高的可达80%以上。由此看来,取消药品加价后民营医院将面临更大挑战。 在稍稍理清思路之后,该民营医院院长明确表示要向我报表明自己的三点看法: 其一,在国家几乎取消财政拨款后,现在的医院在某种程度上更多的是以市场主体的角色出现,而不是社会福利机构。如果取消药品加价导致医院无法生存,那么该政策实施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其二,对于营利性医院更不公平,营利性医院是完全的市场主体,如果以行政手段禁止药品加价,它的营利与发展从何谈起?其三,取消药品加价绝无可能降低患者的整体医疗费用。在医院的补偿机制没有解决之前,医院会在药品以外的其它方面寻求利益平衡。如提高挂号费、检查费、诊疗费等等。患者会发现他们看病依然那么昂贵。就像近年来国家一次次降低药品价格、大力推行医院药品的招标采购后的效果一样,患者不会得到实惠。 该民营医院院长最后指出,取消药品加价政策不仅在可行性上存在疑问,而且试图以此来减轻人民医疗负担也有缘木求鱼之嫌。 而国有三级综合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对取消药品加价的消息反应平淡:我们等着国家的政策出台,不管是否有配套措施,我们医院总不能亏本经营。 业内专家指出,从国家近年来采取的一些措施来看,足以说明国家减轻人民医疗负担的决心。但不论是几乎每年一次的药品降价,还是时常刮起的医德医风整改“风暴”,包括这次取消药品加价,都未能触及医疗卫生改革的核心,也无法达到降低人民医疗费用的目的。他说,解决问题不仅需要决心,更重要的是对症。改变医疗费用畸高现状是一个系统工程,而现在国家采取的一些措施甚至起不到头疼医头、脚病医脚的效果。不实行医药卫生体制、医疗保险制度和医药流通体制的改革的联动,医疗费用畸高就不可能得到彻底解决。 上海:期待配套补偿机制 “方案还没有出台,暂时还不好说。但如果真的取消药品加价销售,医院肯定会受到很大影响”。上海瑞金医院药剂科的一位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表示,对医院来说,最关心的是会否出台相应的配套补偿机制。 在“卫生部将要取消医院药品加价销售”这一消息传出后,记者采访了上海多家医院。得到的反馈普遍为,“如果取消药品加价销售,国家就要给予相应补偿,否则医院运营将要面临很大困难”。 “目前上海大部分医院的医疗服务都是亏损的”。上海华山医院药剂科主任钟明康向记者如此表示。他拿大型综合性医院上海华山医院向记者举例,去年华山医院医疗服务亏损了3000万。尽管医疗服务的成本很低,但是医院有非常庞大的机构,人力成本不能摊薄。再加上24小时运营,巨额的电力和供水费用都让医院难堪重负。 他说,“医院现在是开一天亏一天。”取消医院药品加价销售,“只不过是压在骆驼身上的最后一茎稻草而已。”“但社会总需要医院的”,他对取消药品加价销售之后,政府会出台相应的补偿措施并不怀疑。 取消药品加价销售能否真正解决医院药价虚高,有业内人士表示质疑。相关人士表示,药厂的实际生产成本,一般只占最终药价的30%甚至更低,医院、零售商的利润占30%,其余40%都是流通成本。流通成本主要是回扣,其比例占药价30%以上。而这种种利润,最后的买单者自然是患者。 天津:预期效果有待观望 对“取消药品加价”的看法,天津大医院有的表示欢迎、有的表示无所谓,小医院有的表示反对;市民对此项举措是否会达到预期效果表示怀疑。 天津某地段医院(卫生院)表示,以前政府给医院补贴,医院看病越多,政府补贴越多。这项措施取消后,为了弥补医院成本,国家给了一个政策,就是药品可以加价15%,作为医院的收入。如果再取消了这项政策,那么小医院的生存环境无疑会更加艰难。而天津另外一家三级甲等大医院的态度与小医院相反,认为取消“以药养医”有利于改善医疗单位的社会形象,尽管短期会给医院的利益造成些影响,但从长远看是利大于弊的。 一位市民对记者说,药品加价导致了“以药养医”和人们看病太贵,百姓反映很强烈,但这个问题一直由于各种原因未能解决,这次出台的政策是否管用,他半信半疑。 成都:医院亏损风险增大 近日,国家卫生部对外公布将取消我国医院现行的“以药养医”经济补偿政策,该消息引起了医院和市民的广泛关注。对此,四川的一些国有医院普遍认为,该政策增加了医院的盈利难度,改革应从医疗、医药流通、医保等方面同步进行,应该从根本上解决医院抢救病人风险、欠账。而一些民营医院普遍认为,解决药价虚高应该在医药领域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医疗机构间开展竞争,在生产流通领域进行资源整合。而大多数市民对该政策持欢迎态度。 记者采访了位于成都市区的一些国有制医院,这些医院的负责人对该政策持观望态度,“具体规章制度都是卫生部门说了算,我们只是奉命行事,取消‘以药养医’真是断了医院半壁江山,有着切肤之痛。”四川省医院的一位负责宣传的领导对记者说。 据介绍,“如果取消药品加价,就意味着医院将在药品上不但没有利润反而存在着亏损,这样的一刀切是每个医院都不愿看见的。”这位负责人对记者说。 一些国有医院还认为,医院面临的亏本风险还表现在120急救上,“政府并没有一笔专门的资金来应对紧急救治上,而医院在接到病人后,出于道德上又必须进行救治,这其中有很大一笔费用是没有人埋单的,如果对药品加价取消了,医院的亏损风险将增大了。”一位院领导忧心忡忡地对记者说。 一位民营医院的院长对记者说,民营医院的能够生存主要靠价格和服务,就是价格上更低于国有医院,进医院的门槛低,他举例说,很多民营医院为了揽客连挂号费都取消了,而利润主要从患者的药品上取得。如果连药品的加价权利都取消了,民营医院的优势就没有了,医院的生存将带来危机。他建议,应当取消所有的非技术性医疗门槛,一视同仁地对待民营医疗机构和外资医疗机构,开放市场、公平竞争。 (转载自《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