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这个制度是否会实施,都提醒我们,要和韩国人做中药材生意,在质量标准、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等指标上必须严格要求。国内的中药材商在出口的同时,应该从韩国的发展思路上汲取教训,多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 韩国市场需求强劲 桔梗药食两用。它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B及钙、锌、钾、铁等微量元素。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桔梗利五脏肠胃、清咽润肺、润肌养颜等功效,对呼吸道病有预防作用,还能降血压,促进血液循环,另外因其粗纤维含量高,对消除人体内的垃圾有良好的作用。 我国的桔梗主要出口韩国?但是,其最主要的功能是作为食品外销往韩国。桔梗菜为韩国的传统名菜,不仅味美可口,而且有医疗保健之功效。韩国人素有撼用鲜桔梗的习俗,在韩国超级市场等处常有小包装的保鲜、冷藏或腌制桔梗出售,是韩国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种菜肴。 桔梗原产亚洲,中国各地、朝鲜、日本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山坡、草丛及沟旁均有野生分布。韩国过去虽然也曾大量地栽培和加工过桔梗,但精明的韩国人发现我国的桔梗质优价廉,因而转向从我国大量进口桔梗,并把它加工成药菜产品销往日本、美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获利匪浅。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从中国进口桔梗的数量大幅度减少。之后,由于韩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经济复苏较快,对中国桔梗的需求也大幅度提升。在韩国举办的世界杯足球赛更将桔梗需求推上一个新台阶。到韩国的世界各地游客争相品尝,这无疑加大了桔梗的市场需求,也为桔梗菜在世界范围内的销售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世界杯足球赛期间,韩国客商在中国疯狂抢购桔梗的现象已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北方过去仅有零星栽培桔梗,以供药用,生产过剩的产品也有食用习惯。东北朝鲜族聚居的地区有长期的食用习惯。随着韩国对桔梗需求的扩大,国内各地种植户纷纷开始上马这一热门品种,进行规模栽培,以供出口。近年来,国内不少企业也加入了桔梗开发行列,在桔梗菜的基础上开发乾桔梗丝、桔梗果脯、桔梗饮料等系列产品;销路也从东北向南扩展到北京、天津、武汉、广州等地,这无疑将加大桔梗需求。 期待高附加值产品 除了韩国需求强势带来可观的收益以外,种植桔梗还存在其他优势。首先,种植桔梗跟种植其他农作物一样,不占农时。在农闲时播种(阴历的11月份至翌年的3月份),农闲时收获,1年或2年收获。有人估测,以亩产200~350公斤,扣除成本算,亩效益可达3000~4500元。桔梗适应性强,另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山区、丘陵、平原均无限制。 但是,桔梗生产技术性较强:桔梗分紫花和白花两个品种,以紫花品种为正品,产量较高,选种时要区分新陈种,不可大意。桔梗亩用种2公斤,在上冻前或初春播种,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如种子沙藏处理、用宽幅条播法等,可明显提高产量质量,降低管理成本和劳动量。 此外,在进军韩国市场时,要熟悉该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法规,相关细则可以参见本报曾刊登的《中药材如何敲开韩国大门》一文。其中,尤其要注意这样一点:韩国政府规定的质量检验标准非常严格,近乎苛刻,还存在相当大的主观性。 去年12月,有消息传出,韩国拟对从我国进口的食品药材实行卫生检疫制度,有关人士预计,这一新规定将对某些中药的种植、销售产生一定影响,其中包括桔梗。 对此,记者采访了河北省安国市对外经济贸易公司业务经理周建恒,他介绍到:以前我国中药材出口韩国的程序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到我们这里验货,合格以后发给植物检疫证,即可出口。如果实施该制度,就要再增加一个卫生检疫证,同时拿到两个证难度很大,农民没有办法达到。同时,周认为,“但是,我觉得韩国单方面没法实施,中方会提出自己的要求。” 不管这个制度是否会实施,都提醒我们,要和韩国人做中药材生意,在质量标准、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等指标上必须严格要求。 另据笔者观察,中药材市场一向有起落不稳的现象,所以业内也有大年小年之说。从2005年初的走势来看,桔梗今后的价格在短期内没有大幅上升的迹象。桔梗生产者像所有生产者一样,不该看到前景喜人就一哄而上,盲目发展,而要多留心信息变化,理智思量,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从长远利益上说,中药材的出口是低附加值的,不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国内的中药材商在出口的同时,应该从韩国的发展思路上汲取教训,多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 (转载自《医药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