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参与世界竞争的三大类药品中,相较于已被远远落下一段的化学药品和鲜见原创的生物制品,中药毫无疑问地被寄予了更多的希望。尽管今天看来,作为国粹之一的中药,走出国门得到世界认可的种种努力尚未有果,但毕竟我们耕耘,我们播种了…… 群雄逐鹿 2004年年中,中国中药协会秘书长付晶莹曾特别指出,医药产业目前已成为我国的投资亮点,而中药产业则是朝阳中的朝阳。作为我国“十五”规划重点发展领域,目前,已有国内外各路资金注入中药领域:福建投入20个亿发展中药产业,清华、海尔也向中药领域扩展。国际资本看重对于疗效确切的中药开发,如拜尔和罗氏进入中国,重点投资传统中药;日本、新加坡在上海也有相关投资。在广州,每8家医药合资企业中就有一家是中药企业。 而这其中,随着基础药理、药物分析以及相关提取分离技术的发展与突破,中药注射剂的研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中药注射剂将成为我国制药产业在未来开拓国际市场的潜在优势项目。 对企业而言,中药注射剂相对较高的回报率最打动人心。从1941年我国首开中药注射剂先河的柴胡注射液,到今天凭借抗癌中药康莱特注射液“一举闻名天下知”的杭州康莱特药业,一个作为临床一线抗感冒治疗药物沿用至今,另一个则使其研发者凭借这一单品大大获益——康莱特药业公司也自此诞生发展。 不仅如此,在目前国内中药注射剂生产企业名录中,神威药业、地奥集团、正大青春宝、北京双鹤、哈尔滨中药二厂等企业赫然在列。“中药注射剂产品目前占到了我们企业生产的50%以上,已经成为我们的主导产品。”国内中药针剂销量头甲神威药业副总经理陈钟这样告诉记者。而就在记者采访期间,北大世佳研究中心与北京某医药集团刚刚达成合作协议,双方拟投资11.6亿元组建的天然药物事业部正是瞄准了中药注射剂。 与此同时,一些新兴的民营企业更加敏锐地察觉到这一产业“大有作为”。来自广东的天之骄药物开发有限公司尽管规模不比哈药二厂这样的国有大企业,但是其“海归”背景的高层在中药注射剂领域却出手不凡。该公司董事长张平告诉记者,天之骄参股40%、投资8000万元与天津天士力合作创办全国最大的中药注射液生产企业“天士力之骄”;投资1亿元的广东和本堂科技制药有限公司力攻技术要求更为严格的粉针剂。不仅如此,该公司对北京通州一企业的收购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张平踌躇满志地表示,“我们的生命版图扩张才刚刚开始。” 事实上,看好这一市场的不仅是本土企业,不少国外企业对于中药注射剂已不再只是“表示兴趣”——在国内销售一路看好的银杏制剂金纳多,其原研企业就是德国的威玛舒培博士大药厂。而北大世佳研究中心副主任周亚伟告诉记者,目前一些欧美企业和科研院所也正在纷纷开展对于中药注射剂的研究,中药注射剂正在一步步突破“亚洲文化圈”,走向世界。 “走出去”的竞争力 所谓中药注射剂,是指在中医传统用药和民间验方、单方的基础上,根据药材性质所含成分和临床需要,采用现代科学方法加工制备的灭菌制剂,主要用于急、重症的临床治疗。 天津天士力药物研究院副院长叶正良向记者介绍,中药注射剂研究在解放初期曾盛极一时,1954年武汉制药厂对柴胡注射剂重新鉴定并批量生产,成为国内工业化生产的第一个中药注射剂品种。随后,我国科研人员又陆续研制成功了茵栀黄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等20余个品种。1970年前后,全国研制成功并用于临床的品种较多,曾用于临床的中药注射剂达到1400余种,其中有资料报道的有700余种,但绝大部分仅作为医院制剂生产、使用。 叶正良表示,较之于传统中药的丸、散、汤剂,中药注射剂起效快、疗效确定,且不存在肝肠循环吸收的口服药的缺陷,对于口服生物利用度不高的患者,如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可以产生局部定位作用。也正是由于它的这种优势,我国20世纪60年代研发的一大批中药注射剂至今仍在临床一线上广泛使用。 正大青春宝药业技术部负责人马女士告诉记者,建国初期开发的大量注射剂经过几十年的临床试用和淘汰,现在仍在使用的基本上都是质量相对稳定的。青春宝的两个主要注射剂产品——参麦注射液和鱼腥草注射液就是沿用至今的众多注射剂中的两种。2005年初,北京美迪信医药市场研究网对全国24个省、市的1412家二、三级医院进行的采样研究结果显示,中药注射剂类的青春宝参麦注射液在2004年度医院临床用中药品种排行榜上位列榜首。 然而,这样的传统优秀项目上却聚集着太多的生产厂家。马女士表示,目前全国生产鱼腥草注射液的厂家就有四五十家之多,而参麦注射液也是几十家企业扎堆儿干。不少企业根本不从事研发,只是在争夺极为有限的市场空间,致使行业利润被压低,企业陷入了价格战的低级竞争。 不过,与此同时,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在传统注射剂项目“宝刀不老”庇荫下,想要提升自己的竞争力,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才是“走出去”的不二法门。在这一点上,从事药物研发起家的天之骄药物开发有限公司应该最有发言权。张平告诉记者,近年来,天之骄成功参与了十多个中药二类新药的研发工作。张平坦言,天之骄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其拥有的高素质的员工——90%为本科以上,硕士以上学历占70%。而由多位国外研究机构的博士加盟的智囊团则使天之骄的中药注射剂研发从一开始就站在了较高的位置。而陈钟也向记者透露,神威药业研发的七八个中药注射剂项目近期即将进入临床。 叶正良认为,国内中药注射剂生产企业一方面需要加强研发的“自给自足”意识,另一方面应对成熟品种(如参麦注射液等)进行二次研发,并在现有水平上提高质量标准。此外,在研发的同时还必须建立专业的班子负责市场推广。 GLP抬高产业门槛 随着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广泛使用,有关其安全性的讨论也从未间断。周亚伟在同记者谈及此问题时强调,由于目前的中药注射剂多为复方制剂,成分组成较为复杂,其中未知成分更是占有相当比例,很多中药注射剂的有效成分尚不明确,给中药注射剂制备及质量控制带来很大困难。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的健全和监测技术水平的提高,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大量不良反应和毒性反应逐渐被发现,学术界和消费者对中药的安全性产生了较大的疑问。因此,明确中药有效成分并尽量减少无效或毒性杂质也成为中药注射剂研究的核心问题。 鉴于中药注射剂的发展需要,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监司相关负责人透露,国家实施中药注射剂临床前研究必须在GLP实验室完成的相关政策已提到议事日程,以保证从源头上提高制剂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性。记者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部门了解到,目前已有14家GLP实验室通过国家验收。 在采访中,无论是科研院所还是生产企业都对这一即将出台的新政策普遍表现出理性的理解。山西太行药业技术中心的王女士告诉记者,由于注射剂在工艺、技术上的要求都远远高于口服剂型,因此他们一直都是选择与有实力的科研院所合作开发,这项政策应该不会对企业的研发计划产生什么影响。北京双鹤高科副总经理王海涛表示,国家要求中药注射剂临床前研究要求在GLP实验室进行,这虽然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的研发费用,但是从长远来看,此举提高了行业进入的技术门槛,引导真正有实力的企业避开低端产品市场争夺,进行新品开发,促使中药注射剂产业进行良性竞争,有利于企业发展、行业进步及中药被世界认可。 但是,有些问题仍须正视。陈钟表示,一般来说,做同样的一个毒性试验,在普通实验室只需要花费30万元,而如果改在GLP实验室就可能是七八十万元的开销,对企业来说这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周亚伟对此也有自己的一番想法。他分析指出,因为目前国内GLP实验室仅有14家,这对于大量有研发计划的生产企业来说明显不够。研发费用的增加、周期的延长会直接导致生产企业购买成果的成本增长,成果转化难度加大。所以他希望国家能分步实施该政策,初期对已经在GLP实验室完成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鼓励大家在高标准的实验室完成研发,保证药品安全稳定、质量可控。 不管怎样,指纹图谱应该成为中药与世界沟通对话的“世界语”则已成为业内的共识。从2002年立项至今,指纹图谱对中药质量的定性概念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成为中药开拓国际市场的依据。日本、韩国、德国等采用指纹图谱进行植物药质量控制效果显著。德国用指纹图谱技术控制质量的银杏制剂,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美国FDA对植物药的质量控制要求必须制定指纹图谱的检测标准。 目前,我国已开展对上市中药注射剂进行指纹图谱的研究工作。与此同时,还要求中药注射剂新药申报材料中必须有指纹图谱。2004年底,国家对第一批指纹图谱进行了验收,到今年5月,验收工作将告一段落。 (据“商务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