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河北省农业厅介绍,河北省的中草药生产虽已初具规模,但距中药现代化,中草药产业化的发展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中药材产业结构不合理。河北中药材种植分散,优势区域和优势品种生产规模小。表现在种植品种多,单产水平低;生产基地多,经营规模小;经营企业多,市场竞争力差;技术开发不够和创新能力弱,目前大多处于依靠原料出口的低层次开发,导致效益低、缺乏市场竞争力。 二是内在质量不稳定。长期以来的盲目引种、异地栽培、片面追求产量、品种混杂,以及管理粗放等不良经营方式,导致中药材农药残留量和重金属含量超过国际标准,品质退化,药材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发生严重,造成了中药材单产低、内在质量不稳定。 三是栽培技术不规范。对大宗中药材品种规范化栽培技术的研究推广不够,使种子、种苗的提纯复壮和优良品种的选育滞后。 四是标准化程度低。对地道药材的开发和利用不充分,中药材的种植没有严格的规程,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未与国际接轨,尚缺乏能被国际公认和接受的客观、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无法进入国际主流医药市场。各地中药材生产一贯沿用民间的传统技术,规范化意识差,标准观念淡薄。 五是产业化经营水平低。中药材生产尚处于自发、分散、粗放且无序的状态。中药材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尚未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和利益互补机制。农民难以把握市场信息,容易产生盲目性,造成生产大上大下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中药材工商企业产地不固定,进货渠道不清晰,药品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还比较严重。生产者和经营者之间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契约关系,形成固定的产销渠道。 (新华社提供,未经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