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生物医药大型动物细胞培养装置及分离纯化设备的产能包括委托加工厂严重不足,导至许多相关药物的开发严重延迟,最有名的例子为Immunex之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Enbrel,因产能不足,无法提供足够的产品来应付市场需求。 尽管目前业界仍普遍给人以产能短缺的印象,但仔细考察,产能与需求已基本达到平衡。因为Boehringer Ingelheim、Biogen-Idec、Genzyme等公司均已作大幅度扩产。2006年的总产能估计为2002年的4倍,2005年总发酵槽体积达942650公升,蛋白质相关的生物技术医药产品预估需求量为3833公斤,换算约为70%的利用率;2006年的预估需求量将大幅增长至6122公斤,但产能利用率也因设备增加而达78%。因此在未来几年内,产能应不会有短缺的现象。 在未来几年内,该领域的一些趋势与特点非常值得相关企业注意: 1、因生物技术医药发展速度太快,到2010年可能又会有新一波的产能短缺。 2、企业为了解决生产短缺问题,往往采取扩厂的方式,但这是很昂贵的一条路。因此,致力于制程改善或最适化,以提高产率、缩短批次时间是一条比较可行之路,它既能达到相同的目的,又能保障制程的稳定性。 3、在产能短缺时对小型生物技术公司很不利,此类公司最好寻求策略合作伙伴以抵御风险。 4、最近也有大药厂利用多余的产能来进行委托加工,如Wyeth与Genetech、Abbott与Seattle Genetics等,这是很好的构想,但遗憾的是其制程改善的效果不佳。 (新华社提供,未经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