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药新药的科技含量近年来不断提高,一、二类中药新药明显增加,在发现确定的有效成分、有效部位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说明我国对古老中药的研究正向现代化水平靠拢。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开发交流中心日前召开的“中药新药研究提高班及成果产业化高级研讨班”上,有关专家介绍了近年来我国中药新药研究的现状。目前,新技术、新工艺、新剂型、新方法在中药新药中的应用逐年增多,大孔树脂、超临界萃取已经普遍应用于中药的大生产中;超微粉碎、纳米技术也在今年立项的中药新药项目中开始应用。在剂型方面,中药注射剂有所增加,口服固体制剂中出现了分散片和缓释制剂。在质量控制、分析手段方面,采用了液质联用、毛细管电泳液相色谱等分析方法。从中药新药的研究队伍来看,技术力量不断增强,不仅中药企业越来越重视新药的开发,许多科研、教学单位也将科研与应用相结合,加入新药开发的行列。近三年来,一、二类中药新药明显增加,三类新药稳中有降,四类新药处于平稳状态,而对五类新药的研究已较少开展。 专家们也提出了中药新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立题方面,忽视新药的创新性、新颖性;立题依据不充分,甚至把个案作为立题依据;缺乏对风险的认识,不做风险评估;忽略对中药材以及来源、品种、产地、资源的研究;不重视中医理论对新药研究的指导作用,如炮制、药性等。 (新华社提供,未经许可,严禁转载)